正文 第44章 附錄 段祺瑞大事年表(2)(1 / 3)

袁世凱稱帝後,果然如段祺瑞預料的一樣,局勢一發不可收拾,眾叛親離。袁世凱本來對軍事和外交一直充滿信心。外交上,他原以為“二十一條”簽署後,日本人會信守諾言支持帝製,結果卻不然。日本見抗議帝製的聲浪日益高漲,便開始新的投機,先後聯合英、俄、法、意向袁世凱提出緩辦帝製的五國勸告,又在暗中協助蔡鍔、梁啟超等反袁人士繞道日本進入雲南。這對袁世凱的打擊很嚴重。

軍事上也是一團糟糕,北洋軍昔日的威風蕩然無存。這時後院又起火,馮國璋聯絡長江巡閱使張勳、江西將軍李純、山東將軍靳雲鵬、浙江將軍朱瑞聯名發出致各省將軍的密電,征求撤銷帝製的意見。“五將軍密電”傳到北京,袁世凱知大勢已去,在四麵楚歌聲中,隻得把段祺瑞請了回來。段祺瑞是反對帝製的,但他不反袁,他說:“要我公開反對袁項城,做不到;否則,人家要指我脊梁骨,罵我忘恩負義。”

在徐世昌的建議下,袁世凱準備請問段祺瑞,為了免碰釘子,袁事先讓夫人於氏打電話到段公館給張夫人,這是兩家斷絕來往後母女第一次通話,相對哽咽。於夫人便把意思告訴了張夫人,並叮囑道:“不管咋說,總統病了,芝泉總得來看看吧。”

次日,袁世凱派人手持親筆信函赴段公館邀請段祺瑞,來人還帶口信說,總統讓轉告總長,請看在多年的老交情上,務必前往一敘。段祺瑞不再推辭,到中南海拜晤袁世凱,袁世凱躺在病榻上,麵色赤紅,但說話正常。見到段祺瑞,袁表示自己後悔沒有聽段的話,以致今日內外交困,希望段念及小站的情分,出來穩定局麵。段祺瑞看到袁世凱又老又病的樣子,並且又認了錯,於是慨然答應竭力相助。

3月20日,袁世凱召集徐世昌、段祺瑞、黎元洪三巨頭開了一次緊急會議。看到誰也不肯先發言,袁世凱隻好自己先說:“事至今日,帝製已不可為,隻有取消了。取消帝製後,可以恢複從前的樣子。”袁世凱的意思是想繼續擔任大總統,撤銷帝製是最後的讓步,在總統問題上絕不妥協。“芝泉,你說說吧?”

段祺瑞自見到了袁世凱,便開始考慮穩定時局的措施,這時不慌不忙地說出了幾點,主要意思是首先取消帝製,寬容西南起事人員,采取和平姿態達到停戰目的,其主張與袁世凱出山時向清廷提出的條件有驚人的相似處。袁世凱有些不快,然而說道:“芝泉的意見很好,但若南方欺人太甚,得寸進尺,那將怎麼辦?”

段祺瑞說現在不能一味用武,先退一步再說,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看到段祺瑞表示取消帝製後,仍承認他的大總統地位,袁世凱稍稍放了心。

第二天,袁世凱又召集有關人員,討論撤銷帝製問題,並通過了關於取消帝製的電稿,送往印鑄局,準備當天晚上通電全國。可是直到第二天,也沒有見到通電。段祺瑞急了,連忙打電報詢問,印鑄局說電稿送來後不久又被袁世凱派人取回去了。段祺瑞吃驚不小,連忙會同徐世昌直奔中南海。

袁世凱麵容平靜,淡淡地說:“哦,是我叫人取回的。”停了一會,又解釋道:“裏頭有幾個字,我想改動一下,改好後就讓人送回去。”段祺瑞和徐世昌都明白事情絕不會如此簡單。

據說袁克定知道電稿後,對袁世凱說,西南方麵不讓你做皇帝,你便取消帝製,若不滿你做總統,你怎麼辦?遂有袁世凱撤回電稿之舉。然而撤回電稿之後又怎麼辦?

3月22日,袁世凱還是發表了撤銷帝製的通電,宣布廢除洪憲年號,83天的皇帝夢結束了。

這一天段祺瑞回到家裏,張大人高興地迎上來說:“老頭子終於醒了。”段祺瑞臉上卻露出了古怪的笑容。

3月24日,段祺瑞與徐世昌商議,以黎、徐、段三人的名義致電西南護國軍首腦,表示“帝製取消,公等目的已達,務望先戢幹戈,共圖善後”之意,黎元洪也表示同意。但段祺瑞沒有將電稿立即發出,而是想觀望一下,暗中摸摸西南方麵的底。可是,大出意料的是,3月28日,在他毫不知曉的情況下,電報竟然已經發了出去。

段祺瑞簡直氣歪了鼻子,他打電話給徐、黎二人,二人皆不知情,再打電話給總統府,才知道是袁世凱指示發出的。原來,袁見段遲遲不發這份電報,惟恐他態度有變,就指示把電稿發了。

段祺瑞覺得自己又被袁世凱愚弄了,怒氣衝衝地說:“都到什麼地步了,還要這麼包打天下。好吧,你事事要管,那就讓你一個人去管吧!”

4月1日,袁世凱親擬了一份關於議和條件的電稿,派人送給段祺瑞征求意見,段祺瑞原封不動地將此退回,袁世凱又派人送來,段對來人說:“總統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好了,不必來問我。”

北邊袁、段出現新矛盾,南方卻咄咄逼人,要求袁世凱退位。4月中旬,蔡鍔、唐繼堯等聯名提出六項條件,這六項條件極其嚴厲:袁退位後貸其一死,但必須逐出國外;誅帝製禍首楊度等十三人以謝天下;大典籌備費用及用兵費六千萬,應查袁氏及帝製禍首十三人的財產賠償之;袁氏子孫三世應剝奪公民權;依照民國約法,推舉黎元洪副總統繼任大總統;除國務外,文武官吏照舊供職,但關於軍隊駐地,要接受擴軍都督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