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旁人眼中的段祺瑞(12)(3 / 3)

在這一係列的運動中,攻擊曹、吳隨時要打通電,我曾向盧介紹李希愚作助手,李係前清舉人作過執政府的秘書,盧以顧問名義置之。盧永祥關於政治方麵的一些文電,大多由我出主意,由李執筆。盧永祥通電,主張各省製定省憲、實行地方自治,並由各省派負責代表到適當地點開聯席會議,共商國是,等取得一致意見後,再開國民大會作最後決定。對於這個通電,全國各省多紛紛響應,對打擊曹、吳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孫中山、張作霖、唐繼堯、熊克武、劉成勳、趙恒惕等派代表到上海開聯席會議,都是由通電而招致的。盧永祥對我因之更加信任。盧對段個人雖極端推崇,但對段的左右,尤其是徐樹錚、吳光新甚為不滿。當時曾毓雋、吳光新、李思浩等均在上海,盧少出麵活動,原因即在於此。孫、段、張每月各撥1000元在上海辦國聞通訊社,我任社長,周培藝作總編輯。有一天徐樹錚自動向盧永祥說,他手中還存有公款,他可以拿10萬元來作國聞通訊社的基金,不必由三方麵擔任經費,但要求以胡政之作總編輯,胡原係王揖唐的秘書。盧轉詢我的意見,我認為有基金更好辦事,表示同意。然胡政之到社後,徐樹錚始終沒有撥款。這種欺騙行為,尤引起盧對他們的不滿。

盧永祥平素為人,性情耿介,與段祺瑞頗多相似之處。在曹錕進行賄選之前,吳佩孚曾派代表持親筆函秘密到杭州謁盧要求合作,並以副總統的地位來引誘盧。吳函詞意卑下,並且自稱後學。盧不但未為所動,連信都沒有回,隻是向吳的代表說:“請轉達子玉,保全我的人格。”我將盧的這一段經過,轉告上海聯席會議的各代表,他們非常滿意。

我在反曹、吳這一階段中,先後到過沈陽五次,其中一些經過,已詳寫在《江浙戰爭的前因後果》中。我到沈陽後,每天都有很長的時間在張作霖的秘書廳內閑談。該處設有炕床一張,上麵鋪了兩張虎皮,張每天約隔一二十分鍾必到秘書廳內坐在炕床上,聽鄭謙、梁鴻誌報告文電,說幾句話後,匆匆又走。如是者不知若幹次。有一天在梁鴻誌家裏,我同張的新派骨幹薑登選師長閑談,因我同他有相當交誼,彼此說話毫無拘束。我說:“張雨帥由綠林出身能創造這樣一個偉大局麵,是不容易的,但我看不出他的特長在哪裏。我覺得他很不安靜,辦事的方法,似乎也欠精密。我是短時間的一種看法,不一定很全麵。你是否可以告訴我一些事實。”薑便開玩笑地說:“你不要把我們這位胡帥看簡單了。我舉兩件事,你便知道其為人。鄭鳴謙(鄭謙)秘書長的前任,是一個外省人,被撤換後並無下文,於是我同幾個朋友替他去說情。我說大帥待人一向都很厚道,某秘書長撤換後未派其他差使,生活都成問題。張的回答是:‘我對他並沒有什麼,不過他作了八年的秘書長沒有同我抬過一回杠,豈有我八年之中,都沒有做錯一件事麼,隻是奉承我,這樣的秘書長,用來何益?’其次有一個姓吳的旅長,作大豆生意,虧空了軍餉24萬元。這個旅長正在打算逃跑或自殺的時候,被張知道了,便叫他去當麵詢問說:‘你最近有沒有什麼事?’這旅長說沒有。張又問:‘你是不是在做生意?’這時他不敢再隱瞞了,直說是做大豆生意,虧挪了軍餉。張憤恨地指責說:‘你這小子有幾個腦袋,你敢虧挪軍餉,現在怎麼辦?’這旅長說正想自殺,來生再來報答大帥。於是張又說:‘你這小子太沒出息,一個人的生命,豈隻值24萬元。你跟咱們做事,還怕沒有錢用嗎,你好好把軍隊帶好,這筆錢我撥給你好了。’像這一類事很多,我不過略舉一二件,就可以了解其有過人之處。”

張作霖走日本路線是無可諱言的,但他對日本人也不是百依百順。有一天我同他在秘書廳談話的時候,他的副官來報告說:“日本總領事來電話,馬上要來會大帥。”張不願意地說:“我現在沒有功夫見他,以後再說。”據這一件事看來,他對日本人並不是奉命惟謹。張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更足見其事非出於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