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天長地久有時盡(3 / 3)

以前求當下,後來求未來,最後求來世。

把行李收拾完,李成蹊來到客廳去和老板道別,發現客廳裏有一群虔誠的佛教徒,老板拉著他說,他們從遙遠的四川來,曆經千山萬水,春夏秋冬,百萬次的磕頭來到了這裏。

如同《岡仁波齊》那群十一個人的朝聖小隊。

六點鍾正式出發,朝聖小隊裏的阿山對李成蹊說,這個時間可以看到日漫金山。

雪山上風起雲湧,翻滾的雲海如波濤洶湧的雲海,第一縷陽光灑在神山的金冠上熠熠生輝。

朝拜的隊伍已經開始他們的旅程,他們遇山跨山,遇水跨水,落在他們身後的李成蹊第一次產生了共鳴,很想掉淚,如果神山真的能看見他們的虔誠,是不是會應允了他們的期許。

剛開始比較輕鬆,李成蹊還是有些低燒,走得很吃勁,沒多久他已經汗如雨下,小腿後側酸麻到開始沒有知覺,可邁出去的腳步依然堅定,沿途基本都是轉山的藏民,大家都會互相打招呼“紮西德勒”,沿途山坡有土撥鼠,看見有善心的人喂食,在河邊有海鷗盤旋。

外圈全程五十四公裏,阿山問他,“你轉多少圈?”

李成蹊擦掉額頭冒出來的汗珠,“我轉十三圈,然後進內圈,想見神明跟他許個願。”

翻過卓瑪拉埡口,海拔不斷拔高,翻過一個埡口還有一個埡口感覺看不到盡頭,這裏的路都是無數轉山藏民走出來的,這是整段山途最高的海拔,在卓瑪拉埡口最高處,可以看見連綿不絕的冰川,美麗藍綠色的湖泊,五顏六色的經幡。

李成蹊在這裏掛上經幡,看一條條經幡隨風輕輕飄揚,和藍天融為一體,又在高處灑下隆達,看彩片紛飛迎著風去往該去的地方。

阿山說,風每吹動經幡一次,就誦經一次,也向神明祈求一次。

神明總有一天會聽到的吧。

光轉完外圈,李成蹊就花了二十多天,進入內轉的那天,是淩晨的七點多鍾,路上看不見藏族的朝聖者和旅客。

在天剛蒙蒙亮,看見一位穿著藏族服飾的大叔在前頭,他走路很快,很穩,在上坡,大叔找了塊石頭坐下休息,看見李成蹊走來遞過來一塊餅,兩人進行簡單的交流,大叔在岡仁波齊是老熟客了,已經在外圈內圈轉了上千圈,他是岡仁波齊最忠誠的神途。

天不逢時,晌午時分,下起了大雪,把山地覆蓋了一層雪,不斷重複覆蓋,李成蹊這時候的狀態很不對勁,呼吸困難,說話都說不出來,大叔拉住繼續想要前行的李成蹊,“回去吧。”

李成蹊在風雪中搖搖頭,那雙清淩淩的眼睛已是死寂,他嘴唇起了藍紫,大叔盯著他,仍是堅持道,“你生病了,再不回去會沒命的。”

“我不知道你在堅持什麼,但是生命是珍貴的,你要想想你的家人。”

大雪紛飛間,風吹到眼睛刮得好疼,李成蹊被湧出來的淚模糊視線,他心裏想著,差一步,就差一步,就差一步了啊!

咫尺之間,已是生死離別。

再也沒有比這更遠的更遠的地方了。

霜雪落滿頭,李成蹊頭昏眼花,被大叔攙扶著向下走,在等接駁車時,大叔問,“為何這麼堅持?你還年輕,還有下次。”

“沒有了,再也沒有了。”

李成蹊被風吹得喘不過氣,喉嚨幹澀,哽咽道,“她要走了,我想求神明讓她等等我。”

從此,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萬物是她,萬物不是她。

最後接駁車來了,李成蹊在後座,閉著眼睛,窗外是漫天大雪,呼嘯的風,他的心跳幾乎停止,生與死之際,他睜開眼,看見桃李坐在他身邊,正在擦掉他的淚花,指尖溫熱,“你幹嘛堅持要去?”

“我想見你。”李成蹊在桃李眼中看見了自己,他素白著臉,清清冷冷,快是個將死之人的模樣。

“李成蹊,你要好好活著啊,過年的時候,我和外婆去寺廟拜了佛,我求了一張平安符,你說你不信這些,我便沒有送給你,可我每個日日夜夜都會對著平安符許願:李成蹊,要平平安安。”

“李成蹊,要平平安安,快快樂樂。”

桃李抬手,覆在他的手背上。

是暴雪肆虐而來,還是狂風席卷,李成蹊的心髒在狂跳中震耳欲聾,失落和悲傷的情緒湧上全身,他又閉上眼,讓濕熱的淚流下來,滴在桃李的手背。

“我想要你,和我一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