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五《太平經》的黃老特征(3)(1 / 1)

……

道,或稱天道,目的首先是治國:

吾道乃為理天地,安帝王。

所謂“理天地”,其手段是搞好政治。國家治理得好,上帝高興,就會風調雨順,這就是“理天地”的途徑和基本原則。說到底,也還是輔佐帝王,把國家治理好。這是黃老之道的基本特征,也是班固把道家歸為“君人南麵之術”的基本原因。

張角、張修、張魯,都抱有“理天地,安帝王”的理想,所以他們也僅僅自稱為師。曾有人要尊張魯為王,但張魯到底還是采納部下的意見,沒有稱王,這是他能夠被曹操順利接納,一家數人封侯的重要原因。要使天地理、帝王安,就必須把國家治理好。國家長治久安的標誌,無非是社會安定,人民富足長壽。然而曆史沒有讓張角等人去實現治好國家的理想,他們無法憑自己的努力使社會安定,人民富足,他們所能做的,隻剩下了長壽一項。這是道教後來轉向以長生為主要目標的根本原因。不過,這是後話。我們現在要看看在獨尊儒術之後,其他黃老學者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