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府邸。
趙勝正一臉憂愁的看著戰報。
此番趙國雖勝,但損失太大。
邯鄲城內,年輕女子皆死得差不多了。
並且糧草緊缺,已經不足以支撐前線再打下去。
還有就是此次爭鬥,誤了今年的農時。
這也就意味著。
從今日起,直到後年,都是饑荒之年。
這還得看老天肯不肯賞飯。
要是來個蟲災,幹旱。
又不知道餓死多少人。
前線雖連連大捷。
將秦人之軍趕出了上黨三郡之地。
但秦王稷不講道德,居然將上黨三郡人口皆遷去了秦國。
上黨三郡,變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趙國缺的是土地嗎?
它缺的是人口!
趙勝歎了一口氣。
鬢角的白發,又白了幾分。
這長達接近一年的邯鄲之戰,已經讓她心力交瘁。
本是中年,卻已經生出白發。
忽然,有門客來報,“平原君,馬服君同族,趙勳攜一男子求見。”
馬服君同族,趙勳?
那男子難不成是趙姬?
“有請。”
“是。”
不多時,趙姬與趙勳兩人走了進來。
待兩人落座。
趙勝開口道:“多日未見,你倒是風采依舊。”
她自嘲一笑,“不像我這般,垂暮老矣。”
“平原君憂國思民,自然勞累。”
趙勝笑了笑,“此番你來尋我,難不成隻是為了恭維?”
對於趙姬,她的印象還是挺不錯的。
廟堂羞辱眾臣,雖不合禮數。
但足以見其勇哉。
前往魏楚之國,尋來援兵,解邯鄲之圍困。
足以明其智。
倘若女兒,有此二功,不說封君拜侯。
落得一個爵位,應是不成問題。
“此番來尋平原君,是為請罪。”
“請罪?”趙勝蹙了蹙眉。
她突然想起前些日子,趙王的勃然大怒。
痛斥魏人無德之事。
趙勝收斂起笑容,平靜說道:“你出使魏楚,何罪有之?”
“平原君有所不知。”趙姬表情嚴肅,臉上再無笑顏,“此番出使魏國,使魏國駐兵於鄴城,欲伐虎狼之秦。然,魏王膽怯,得秦王恐嚇,魏之兵在鄴城躊躇不前。”
“確有此事。”
一聽趙姬提到這事,趙勝便一陣心痛。
當時為阻王陵之攻勢。
她最心愛的門客,帶著所有門客退敵。
以數千人之勇,殺退二十萬秦軍。
王陵更是撤軍五十餘裏。
為邯鄲爭取到了不少時間。
“聽聞此事,姬心中惶恐。憂邯鄲欲被秦人所破。便讓鄒平帶著其餘使節,前往楚國求援。而姬則與勳二人留於魏土大梁四方奔走。”
趙姬歎了一口氣,“然,魏王無勇,亦無信。罔顧我魏趙之盟約。四方奔走,卻屢屢受挫。幸聽聞信陵君要率三千門客援趙,姬不甚欣喜。可三千門客,不亞於杯水車薪,於邯鄲無用。”
趙勝點頭。
這個她深有體會。
“許是趙國得上天眷顧。姬得趙商卓子央相助,知曉魏王有一寵妾,曾受恩於信陵君。為救邯鄲之圍,姬隻能勸說信陵君借寵妾之手,盜取兵符。信陵君與勳連夜趕往鄴城。殺魏兵主將晉鄙,假借兵符,率軍援助邯鄲。”
聽完,趙勝高呼,“信陵君仁義!”
趙姬拜伏,“此次雖為救趙,方才行此無奈之舉。但我等確是壞了魏趙之盟。求平原君搭救我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