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勝不答,隻是詢問趙姬道:“你可知曉,趙前往魏楚的使節中,隻有你二人存活。”
“這怎麼可能?!”一直未出聲的趙勳,此時震驚道:“她們前往了楚國,怎會身死?難不成是楚王殺…。”
趙勳說到這,當即閉上嘴巴。
因為楚王壓根就沒有殺趙使節的理由。
唯有魏王,方才有理由殺趙使。
“難不成是魏王?”
“沒錯。”趙勝看向趙姬,“魏王估計因竊符一事,遷怒於趙。怒而殺我趙國使節。隻是我不明,既然竊符一事已出,為何前往楚國的使者,會返回大梁?”
她手指趙姬,“你又為何逃得生天?”
趙姬不慌不忙,開口道:“竊符一事,事關重大。我並沒有向其他人透露。並且此事一出,我便有感倘若事發,定有性命之憂。便通知趙商卓子央,與其一起逃離大梁。”
他看向趙勝,“逃離大梁後,我也遣人告知鄒平等人。如今看來,鄒平等人並未收到。”
趙勝不疑有他,連連點頭,“原來如此。”
畢竟,趙姬與那些使節,並無半點利害關係。
總不能為了圖個痛快。
故意害死這些趙國使節吧。
“此事,我已知曉。也怪不得你。待…。”
趙勝說到這,頓了一頓。
這個趙姬有勇有智。
不如詢問其,趙國如今之困頓。
或許能打開新的思路。
趙勝開口道:“你若回答上來我幾個問題。待大王怪罪於你,我也能為你說情一二。”
趙姬心中一冷。
難不成平原君看出了什麼?
不太可能吧。
明明已經做到天衣無縫,合情合理。
還是不夠小心。
下次應該再謹慎些。
最好不顯露出一絲痕跡。
趙姬露出淺淺笑容,“平原君,請說。”
“你對如今的趙國如何看?”
這是在問策?
“平原君,趙國如今困頓在於人口。如今上黨三郡之地已經收複,大把的土地等待耕種。然,經此番大戰,人口銳減。無論是士卒還是農人,皆需要新鮮之血液湧入。”
趙勝大喜,“我正憂慮此事,你可有計策?”
“有。”趙姬開口道:“我有上,中,下三策,可解趙國之困境。”
“上策是何?”
“平原君,上策便是如秦那般,做無本的買賣,以戰養兵。兵伐諸國,擄掠人口。可趙國力孱弱,不宜興師。”
趙勝臉上的笑容僵住。
的確如趙姬所言那般,擄掠人口,方能解趙國之危難。
可趙國臨秦,楚,燕,齊,匈奴。
秦國不用考慮。
其他國家,無正義之名,如何伐之?
趙國還需要其他諸侯國幫助,共同抵抗秦國。
“何為中策?”
“中策便是如周天子分封諸侯一般,將上黨三郡分封給世家豪門,讓世家豪門重振各地人口。”
“不可。”
此計雖然可行。
但如果放任豪門世家發展。
很有可能再次出現三家分晉之局麵。
趙,魏,韓本是晉國豪門。
後來臣大欺主,瓜分晉國。
成立趙魏韓三國。
這也是春秋成為戰國的標誌。
也是分封製逐漸被淘汰的必然。
趙姬笑容越發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