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一樣?]米莉杏眼閃過一絲複雜又驚喜的表情。
“啊——噢——”麥小節嘟囔著,知道再打啞謎早晚穿幫,不好意思地擺擺手,找出紙、筆,寫下:“我叫麥小節,念初一,來奶奶家過暑假。”米莉把頭伸過來,笑了。
[我也念初一,在上海啟智學校……]米莉十指熟練地介紹著自己,見麥小節一臉疑惑,明白過來,笑著把剛才的手語寫在紙上。
奶奶上樓來督促麥小節做功課的時候,兩個女孩已默契得無話不“談”了。
米莉教麥小節手語:電話——右手像拿著扇子,搖動扇子的手勢;大海——手心向上,做波浪起伏狀;約定——小拇指拉鉤的形狀……米莉纖纖十指激情地舞動著、舞動著。麥小節生出一片錯覺:好像自己迷了路,來到海邊,海潮退去,夜幕降臨,什麼也看不見、看不見……麥小節無法想象,這種迷路的漆黑,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地延續下去,該是什麼樣的感受。
這條弄堂裏總有阿姨們來串門。她們一律拔高嗓門問麥小節:第一次來上海?上海好嗎?……麥小節不置可否地點頭又搖頭。阿姨們瞪大眼問奶奶:“又來了個啞女?!”
二
米莉激情的手勢,給麥小節第一次出遠門的暑假,帶來微煦醉意。
學校裏,麥小節守時聽話,是老師喜歡的好學生。麥小節還沉靜靦腆,不愛嬉鬧。課外沉迷村上春樹、杜拉斯,喜歡日韓劇《悠長假期》《跟我說愛我》《冬日戀歌》……還有圖畫書——法國畫家馬丁·德萊姆的那種。畫風婉約細膩,圖中小人兒有小王子憂傷的影子。最喜歡詩人裏爾克一句話:“你要愛你的寂寞”……這麼說吧,閱讀使麥小節性格裏點點滴滴滲進敏感、透明、憂傷、唯美……的情緒。她喜歡這種情緒。事實上,有意無意,她總在尋找擁有這種情緒的同類。現在,她找到了——眼前的米莉就是!
米莉有很多插圖本的書:阿萬紀美子的《車的顏色是天空的顏色》、安房直子的《風的旱冰鞋》、簡·韋伯斯特的《長腿叔叔》、聖·埃克絮佩利的《小王子》、幾米的《地下鐵》、喬治·麥克唐納的《北風的背後》……米莉獻寶一樣,每天給麥小節一個驚喜。麥小節哪看得過來!好在很多書,麥小節也有。她隻是訝異於米莉和自己的靈犀相通。
午後,米莉家牌戰正酣。米莉懷揣書下樓。麥小節躺在地板上昏昏欲睡。
[喜歡、幾米、嗎?]米莉揚了揚手中書,做手勢。
“我們、一起看吧?你用手語,我來念!”麥小節一骨碌爬起來,睡意全無。
[好!]米莉隨手翻開一頁,十指舞動——[我要處處聞到花香,睜眼看到的都是花。/如果我口中時時含著曇花的香氣,/耳朵能聽到花開的聲音,/眼睛流下的淚珠,是一朵朵櫻花的形狀,那就太完美了……]米莉十指慢下來、慢下來,眼前一片櫻花飛舞。
[小節——花開、的、聲音,有、葉子、掉落、的、聲音,大、嗎?]“有。”
[那麼,哪一個、更好聽?]“都好聽。”
[仰望藍天的感覺吧?我喜歡看天,百看不厭。]“差不多。我家附近有片小樹林,下雨的時候,雨水淋在針葉鬆上‘嗖嗖’有聲。吸足了雨水的灌木散發著清香。帶翅膀的小綠蟲爬到葉尖,遲疑一會,又原路返回……”
[小節,有過迷路的感覺嗎?]
[就像走入地下鐵的那個盲女。尋尋覓覓,卻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哪裏,要去什麼地方。][從我懂事那天起,我就聽不到聲音。媽媽老是發脾氣。媽媽一發脾氣,爸爸就抽悶煙,一天兩包。有時爸爸叫我去買煙,回來的時候地板上全是碎玻璃……我很自閉,沒有朋友。唯一的樂趣就是看書。我很多書都是省下零用錢買來的。我喜歡它們。現在,家裏沒有碎玻璃了,可我還是不開心……]米莉一口氣“說”了很多,擔心麥小節看不懂,間或在紙上寫下她關鍵的表達。米莉望著麥小節,眼睛格外明亮,流露出女孩和女孩間的依賴。麥小節感動著。她知道,這個時候,該說點什麼,可又無從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