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陽神
脫胎陽神,即吾元神。金液點化,陽火溫養,氣足神全,霹靂一聲,脫胎而出。當神之將出也,須擇靜室,默坐等候,元神自丹爐中湧出,從頂門上升,離身三五尺,慎勿驚恐。若現諸神怪狀,一切魔景,不可錯認,不可接談。直等空中現一金光,大如車輪。急存正念,將元神射入光中,少頃光小,用意吸入元神宮中,此金丹成就之時也。此後如調小兒,出不可行遠。自一步至數百步,複回本官。演習九九數,俱複如是。或一裏至百千萬裏,亦複如是。速去速來,出入純熟,聚則成形,散則成氣,隱現莫測,變化無窮,聖而不可知之謂神也。
第十三忘神合虛
忘神合虛,其妙如何?日忘神合虛者,吾之元神與太虛合體也。若言其有,千聖覓蹤尋不得,全身隱在太虛中。若言其無,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乃億萬劫金鋼不壞之元神也。
第十四身中證驗
如此修煉,有何證驗否?日采藥之始,外腎堅舉不倒,丹田氣滿也。須防走失,保固丹元,真氣既動,百邪難容。或胸膈煩滿,而口吐頑痰;或腹肋疼痛,而便下惡物,或遍身汗出,或四肢酸疼,宿疾漸除也。或陰陽擊搏,腹內如裂帛;或關節將通,頂門如雷鳴,或藥物上升,耳內如水潮;或真氣流通,百脈如蟲行。次口生甘液,次頂降寒泉,次鼻聞異香,次靜中忽覺元神自下丹田跳躍而起,直至頂門。次靜中常聽天樂,次暗室而生慧光,或隔壁見物,或內見五髒。次形體光澤,次雙眼如漆,次黑發再生,次行及奔馬,次涕淚涎淤皆絕,次三屍九蟲盡出,次魂魄不遊夢寐。次陽精充體,靈府堅固,寒暑不侵。次誌合太虛,次目視萬裏,次心知未來,次內神出現,次外神來朝。功完行滿,膺錄受圖。或見火龍飛,或見玄鶴舞,采雲繚繞,瑞氣繽紛,入聖超凡,逍遙自在。
第十五混沌鴻蒙
《參同契》雲,“混沌鴻蒙,牝牡相從。”混沌鴻蒙者,一氣未分之時也。牝牡相從者,陰陽混於其中,而不相離。當其未相離也,神凝氣聚混融為一,內不覺其身,外不知其宇宙。與道冥合,萬慮俱遣,溟溟津津,不可得而名,強名曰太極含真氣,或名日先天一氣,是為金丹之母。勤而行之,指日可與鍾呂祖師並駕。神仙修煉,別無他術,《複命篇》雲,“采二儀未判之氣,奪龍虎始媾之精,閃入黃庭。煆成至寶”。蓋采者以不采而采之,取者以不取而取之,在於定靜中有非動作可為也。以丹法言之,則寂然不動,返本複靜之時也,是信乎寂然不動,則與天通,而造化可奪也。《翠虛篇》雲,“莫向腎中求造化,卻須心裏覓功夫”,可謂深切著明矣。
(還金篇》雲,“鬼神不見處,龍虎定相尋”。先天大道,致虛極守靜篤,不可以一毫思慮加乎其間。當其深入杳冥之內,竟不知天之為蓋,地之為輿,亦不知世之有人,己之有軀。少焉三官氣滿,機動籟鳴,則一劍鑿開混沌,兩手霹靂鴻蒙。是謂無中生有,不在塵牢不在己,直須求到杳冥端,豈不信哉!今人不知大道之祖,或指鉛為先天,或兩腎中間一點明為先天,皆尋枝摘葉之見,非大道之先天也。
煉丹次第要法
第一要知“玄關一竅”
此竅乃混沌初開第一竅也。人得之而為性命之根,即中宮一寸二分是也。但不可以形跡求之,號無虛之府,清靜之鄉,內有真陽之氣,自有生之後,散之於一身。所以祖師有日,“四大一身皆屬陰,不知何物是陽精”,陽精即真陽之氣也。又日“一點真陽,秘在形山,不在心腎,而在乎玄關一竅”,無端的妙。在真師一句傳,皆此言也。(按此竅不在心腎,是真氣發生之處也。0按此竅在腎中間,是真氣發生之處也)。
第二要知“閉關之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