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家手抄秘本
《地仙玄門秘訣》
中孚子按語曆代丹家秘傳,多用手抄本師徒授受。餘於1983年春訪道於嶗山太清官,由匡常修道長引見先師王沐先生,王沐先生以此手抄本相授。此抄本名《地仙玄門秘訣》,文字淺顯,丹法精到,貫通三元,知其為內丹學大家之著述,宜初學者入門之用,餘閱讀時曾隨手用朱筆作了批注。此丹家手抄秘本,佚失作者姓名,僅有張子本所作《敘》題乾隆四年(1739)。王沐先生所得丹家秘本乃道門居士杜興培於1934年抄錄,抄本工筆小楷,字跡清秀。後吾以此抄本複印件贈來訪道友,後發現竟有人將此抄本在網上發賣以牟利,違道悖德,豈吾贈書之初衷哉!今將《地仙玄門秘訣》抄本全文點校,標出重點,公開普渡,以便好道者入門實修雲。
敘
餘嚐竊笑夫世之人,動慕丹道,以求飛升,輕聽僧道方士淫邪放僻之言,服食運氣,以致隕喪其身者正複不少。甚而以采戰淫媒之事,作神仙求道之方,此又愚之愚者也。獨不思神仙脫胎,亦係死後靈光不昧耳,非血肉之軀可以上升不敝也。乃世之人甘於自促其生,而不知悔,可慨也夫!獨此書一切服餌升舉,半語不及,顯然並無此事。惟清心寡欲,可以卻病延年。諄諄是訓,其與世之荒唐者向別。於是喜為書而複係之言,以弁其首。
乾隆四年歲次己未仲春中浣有二日
華亭張子本書於炁京客舍
地仙玄門秘訣
大丹之道,不外性命雙修。性者,心神,命者,腎氣。神氣混一謂之雙修。性由心悟,妙在無心。命假真傳,要須采氣。采氣之訣,不是有心存想,搬運身中血氣。一身血氣,皆屬至陰,謂之後天。中有真陽,名為元氣,乃屬先天。氣運有時,逆行為采。丹道隻重一逆字。法在夜半子時以後,一陽將動之時,玄門謂之“冬至”。披衣起坐,內照澄心。陽氣雖來,初猶未覺。防閑既久,自見兩腎中間一縷金光,從竅湧出。欲過關元(在臍下三寸),偷泄而去。惟因起坐,隻得逆行,逆行而還歸氣穴。返還既久,日漸氣增,氣至以微意迎之。使之升於神室。腎氣上升,心液下降。心下腎上,強日“中富”。腎氣屬“坎”,心神象“離”,神氣配合日“坎離****”。****數足,入落黃庭,一點微光形如黍米,一日一粒,黍米漸增,神氣始溢,逼勒上升,衝貫尾間夾脊,直透泥丸。由泥丸下降,直落丹田。升降循環五六七遍,又複凝然。有如圓月,下浸寒潭。神氣愈盛,下寄予坎離之中,外達於任督之表。丹田至頂,強曰“乾坤”。河車運轉,仍落黃庭,遍體生光。紅爐點雪,陽氣日長,陰氣日消。剝盡群陰,純陽乃複。總之所謂煉氣煉神,至於煉形,別當有訣。起一身之真火,煆百脈之濃陰,去下穢濁.退上皮膚,神氣愈清,形骸愈結,堅如鐵石,寒暑不侵。一朝解化,遺蛻長存。形神俱妙,信不誣也。雖然煉神煉氣,統在性中,性亂神昏,氣終陰濁。欲超仙境,何異象龍。
煉形之訣,大約一年可作二三次,每次始初可二三日,以後五六日。不飲不食.不接人事。以腹有飲食,則隔礙真氣,不能遍徹一身,豈能盡逐向外。煉形之時,謂之“分龍”。蓋初修仙者,其陽雖盛,尚與後天之氣相混。既雜後天,便非純“乾”,不能脫出陽神也。若漸與後天形軀分出,則真神之氣可以去來自由,遂向頂門飛出。是知先天真氣乃立體於虛無,藉後天之氣以載之耳。因始出煉形,止二三日,以不能久餓也。
丹家有“內解”、“外解”。內解者,是從大便泄出腸胃中之汙穢。外解者,是生瘡痍等症,攻出皮膚之疾,隨人平日所受何等病耳。蓋緣真氣充足,邪氣不能兼容,自然發出來也。
第一煉己
道有三乘,上乘、中乘、下乘。世之學者,開口便說清靜無為,忘人忘已,此是最上一乘。初學豈能到此?但需忙裏偷閑而已。偷閑之法,先僻靜室一間,上懸祖師聖像,使心有所歸依。無力構室,隨緣隨處,皆可取靜。禪家所謂“若能靜坐一須臾,勝造河沙七寶塔”是也。方期欲靜之時(期:猶、要也、至當也),轉覺許多不靜。蓋因身中五賊有以致之耳,故必使目不視外而視內,則魂在肝而不從眼漏,耳不聽外而聽內,則精在腎而不從耳漏,鼻不聞香而呼吸在內,則魄在肺而不從鼻漏,口不開言而默默守內,則意在脾而不從口漏,心不妄想而惺惺在內,則神在心而不從想漏。如此祖師所謂精神魂魄意,攢簇歸坤位(坤為腹),而獨無漏者也。久久純熟,鬧中可取靜。而為煉己之事始矣,所謂煉精化氣也。
第二采藥
此功常靜,憑此清靜之功,而行采藥之訣。藥者何物,吾身中元氣是也。人之一身俱是血肉所成,屬陰。惟此一點“元陽之氣”(此即先天之氣,以其雜於血氣之中,不可純謂之先天矣)行於血氣之中,而能目視耳聽手持足行。然人生有此元氣以生之也,所以玄門強名此氣日“命”。而又以心中之神強名日“性”(性命、神氣原隻是一,強分之者,設此條目,以教人耳)。蓋因心氣、腎氣而分言也。以神馭氣,性命合二為一,則日雙修(功夫隻在“雙”字,心火炎上,腎水下流,便不雙矣)。夫修性者,必兼修命。修命無他,不過采此腎中之氣耳。采氣之訣如何,要知凡人一身脊骨二十四節,從下尾閭穴,至上§§§第七節之旁,兩腎居之。腎屬水,天一生水,夜半子時以後,一陽複生,身中元氣自下而上,恰好行到腎。兩腎中間有一竅,正在七節之中,元氣從此而出。所以人人睡到半夜以後,外腎陽舉。陽不自舉,由內腎竅中之氣發出。行到外腎而陽舉耳。當其內腎陽氣將到外腎之時,不妨披衣起坐,垂目閉口,調息綿綿,存想兩腎之間,若有氣從此出(此氣玄門謂之鉛,卦屬“坎”,名日“水中金”也,又名白虎)。腎絡連心,下動上應,夜夜行功,坐到更餘,方才就睡。月餘之後,心覺兩腎中間,氣動而出。隻因起坐,此氣不得順下而行,逆而往上。(丹道重一“逆”字。語雲,順則成胎,順則以此點精氣,施之同床之凡母便成胎。逆則成丹,逆則以此點精氣,施之身中之靈母便成丹。丹者,出世之胎1胎者,出世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