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天可汗道的開通,大大便利了北方部族與內地的交流與友好往來,同時也宣揚了國威,擴大了唐朝的影響。內外歸心,到長安朝貢和請求歸附的部族聞風而來。骨利幹部落(今西伯利亞貝加爾湖附近)派使節前來進貢。唐朝在該地設置玄闕州,任命其俟斤(首領)當刺史。骨利幹在鐵勒諸部中,距中原最遙遠,晝長夜短,太陽落山後,尚有餘暉;羊雜碎才煮熟,日輪又升出了地平線。
奴剌部落(今青海與四川交界處)的啜訇俟支率部眾一萬多人歸附唐朝。西趙部落(今貴州望漠縣)酋長趙磨率本部落數千戶歸附唐朝,設置明州。
結骨部落(今薩彥嶺北阿巴坎城)自古以來跟中國沒有來往,聽說鐵勒各部都歸附了唐朝:首領失缽屈阿棧親自來長安朝拜。結骨人身材高大,黃頭發,藍眼睛。李世民在天成殿設宴招待。失缽屈阿棧喜上眉梢,興奮地對身旁的大臣說:“武德九年,朕在渭橋斬殺三名突厥首領,自以為功勞夠大的了。今天眾多的首領來覲見,豈不覺得更了不起。”失缽屈阿桟看見長安和洛陽等地都是不夜城,唐朝繁華強盛,十分羨慕,請求授予他一個官職:
“天可汗,能讓臣拿著笏板歸國,那可是百代的榮幸啊。”
“朕答應你的請求,”李世民喜笑顏開,“就在結骨設置堅昆都督府,隸屬燕然都護府。任命你當右屯衛大將軍、堅昆都督。”
“臣謝主隆恩。”
結骨歸附不久,李世民又在阿史德時健的部落所在地設置祁連州,隸屬於營州都督府。
當時,四方大小國家或部落,都紛紛朝向長安修路架橋,絡繹不絕地遣使朝拜。每年元且朝賀時,常有幾千人雲集長安。李世民在召見四夷首領和使節時,對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大臣說:
“漢武帝窮兵黷武三十多年,使得中原疲敝,獲益卻微乎其微。怎麼比得上今天以德服遠,我們把不毛之地都編入了中國的版籍。”
“漢武帝主要靠用兵,偏重威服,而少懷德化,自然費力多而收效小。皇上提倡德育教化,安撫周邊部族,贏得了人心。正如魏徵生前所說:‘偃革興文,布德施惠,中國既安,遠人自服。’”
房玄齡的話還沒說完,阿史德時健把話搶了過去。他直言快語,嫌房玄齡咬文嚼字,慢條斯理,還有點口結。一時衝動,幾乎是從座位上蹦跳起來,亮著暴眼睛,揮舞手臂,粗喉大嗓地說:
“參天可汗道方便了交通,又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邊民都得到了實惠。人畜興旺,有了吃的,有了穿的,還用得著四處騷擾嗎?”
“我們正在仿照參天可汗道修築新參天可汗道。”許多部族首領異口同聲地說,“發展交通,利國利民。參天可汗道的興建,加強了朝廷與地方的聯係,改變了邊遠貧窮地區的麵貌,開辟了興旺發達的通途。”
“但願把北方的參天可汗道再拓寬一些,延長一些,增修幾條支道,讓我們遠方的部族也跟著受益。”
失缽屈阿棧的請求,得到了李世民的認可。他將瀚海都督府所屬的俱羅勃部劃出來,設立獨龍州(今西伯利亞赤塔)。
參天可汗道具體展現了兄弟民族的空前團結,共謀繁榮幸福的新格局,新氣象,影響很好,反響強烈。契丹部落(今遼河上遊)首領曲據率部眾歸附唐朝。朝廷又在其居住地設置玄州,命曲據擔任刺史,隸屬營州都督府。契丹部落首領耶律窟哥、奚部落(今灤河上遊)首領可度者,一同率所屬部落內附。李世民在契丹設鬆漠府,命窟哥當都督。在奚設饒樂府,命可度者做都督,並在營州設置東夷校尉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