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1章 參天可汗道(2)(2 / 3)

“臣等既然成了唐人,往來朝覲天至尊便如同拜見父母一樣。最好從回紇南部至突厥以北的地區,開辟一條大通道,命名叫做‘參天可汗道’。乞請天可汗批準。”

“朕讚同你們的構想。”李世民舒眉展眼,“說幹就幹,一齊動手,分工協作,趕快把路修通。朝廷在沿途設置六十八個驛站,常備馬匹及酒肉飲食,供過路行人享用。”

隨駕陪酒的房玄齡等朝廷大臣興致勃勃,跟新州府官員及在朝供職的異族文臣武將起坐喧嘩,相互敬酒敬菜,吃得滿嘴流油。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程咬金,敞開胸膛,笑得合不攏嘴,棕紅的臉膛好像塗抹了胭脂一樣紅光閃閃。他一手端著酒樽,潑潑灑灑地走到李世民的跟前,興衝衝地說:

“皇上,如今天下太平,臣閑得無聊,手癢癢的,讓俺尋點活幹幹,也去參與修路吧。”

“就你喜歡湊熱鬧。”李世民帶著戲謔的神情瞅了程咬金一眼,“北方修路可不是好玩的,它比打仗還要艱巨得多。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尤其凍土,比泥沼、比磐石難對付十倍百倍。春天千辛萬苦築好的路麵,到了夏天地底下的冰雪融化,路基塌陷,又要重修。”

“把路基挖深些,築牢些,不就得啦。”

“凍土比鐵還硬,比牛皮還堅韌,很難挖進去。”

“俺有板斧。用斧頭砍,鋼比鐵更硬更鋒利。”

“砍缺了咋辦?”

“磨平了,磨快了,又砍。”

“朕沒有閑心跟你操嘴巴勁。去,喝酒去。”

李世民從禦座上站起身來,準備走開。程咬金緊跟在他身後,死乞白賴地糾纏著。

“皇上不答應,臣就不去喝酒。”

“嗬嗬,”李世民嘴角咧了咧,“你不喝,正好讓我和眾卿慢慢品嚐。”程咬金攔到了李世民的前頭:“隻等修路開始,俺就上工地。”

“偷著去幹?”

“唐三藏西天取經,起頭也是背著朝廷偷出的關。取經回來,皇上不但沒有怪罪他,反而賜給他譯經場所,支持他翻譯佛經。”

“他是他,你是你,他與你不一樣。”

程咬金急了,丟掉酒樽,拱手作了個羅圏揖,請眾人幫他說說話。李世民無可奈何,眉毛動了動,想出了一個轉彎的法子。

“程愛卿,別耍蠻。你老了,要修路,讓鐵牛、青牛和小牛他們代替你去。好不好?”

“倒是了卻了俺一半心願。不過,薑還是老的辣。就怕他們牛勁不足,不如我,到時候幹不好,丟臉。”

“青出於藍勝於藍。他們絕對會比你幹得好。”

“可俺還是閑著沒事幹噠。”

“別性躁。”李世民許諾道:“到時候朕派你帶著薛仁貴和李素立等年輕將領去巡視參天可汗道。該滿意了吧?”

程咬金咧開厚厚的嘴唇笑了。李世民踱到新都督和新刺史中間,指著程咬金問道:

“你們可認識他?他便是打不死的程咬金,出了名的混世魔王。”

“程將軍憨直爽快,可敬可愛,我們歡迎他代替天可汗到北方視察。”新都督和新剌史們笑逐顏開。

“歡迎歸歡迎,可酒得控製點兒。他呀,嗜酒如命,然而端杯必醉,醉了便嘰裏呱啦瞎說一通。朕申明在先,他的酒話不能算數,等於白說。好,笑話說過了,現在言歸正傳。諸位愛卿就要走馬上任了,有些什麼想法,不妨都說出來。”

“我們交納貂皮、牲口和土特產品,頂替地賦捐稅,折算要合理,互不吃虧。”

“說得好。”李世民頷首道,“朕委任官吏時將注重其清廉正派,慎之又慎。當然,你們也有權選擇。”

“北方文化落後,還有待開發。我們打算照舊聘請那些有學問的人,促進文化交流,幫助撰寫奏章。”

北方蠻荒地帶,從此重建和平。後來,朝廷又設置燕然都護府,統轄瀚海等六都督府,以及皋蘭等七州,特別挑選揚州都督府長史李素立擔任都護。李素立奉公廉潔,信守不渝,尊重民族風俗,以謙恭平和的態度安撫當地民眾。各部族都很感激,紛紛進獻特產和金銀。李素立隻接受一杯酒,其餘一概退還。程咬金和薛仁貴巡視邊境回朝,如實奏明了邊民的反映。李世民滿懷喜悅,嘉獎李素立的人品和功績。同時頒發詔令:“隋朝末年天下動蕩,邊境居民多被北方部族劫掠,如今鐵勒歸附大唐,應當派使者到燕然等州府,尋找流亡的人口,用財物贖回來,發給糧食,送返故鄉。至於室韋、烏羅護和秣輯三部的百姓被薛延陀掠去的,也要把他們贖出來,送回原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