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1章 參天可汗道(2)(1 / 3)

“父皇準了兒臣的奏請,”李治樂得抓耳撓腮,“兒臣即刻便去迎接他。”

“最好和你舅舅一起去,他從來隻服他。”

長孫無忌佯裝生氣的樣子,嘴巴一咧:“皇上得罪了人,卻要臣下去做轉圜。要去你自己去。”

“莫扳俏。”李世民撚著翹起的唇髭笑了笑,“我曉得他家的門向東向西,現在就動身。”

“你從來少不得房玄齡,他不在你身邊,就像失了魂一樣,失去了主張。”

“你摸準了我的心,就將我的軍,真厲害。”

“嗨一嗨!哈一哈哈哈。”開了一陣玩笑,猶若春風吹散了雲霧,心境都舒暢了。

房玄齡的私宅在長安城南十裏路遠近的曲江芙蓉園。當他得知李世民行幸芙蓉園,激動得老淚縱橫,兩隻手比劃了好大一氣,也沒有說出話來。幸虧長子房遺直和次子房遺愛理解父親的意思,替他調擺全家老小和仆役趕緊灑掃門庭,準備接駕。房玄齡換上朝服出來,喜洋洋地說:“我估計,皇上的禦輦就要到了!”少頃,聖駕抵達了大門口。君臣就像久別重逢一般互相打量了許久,百感交集,又是流淚又是歡笑。房玄齡拜倒在地,要行大禮。李世民彎腰伸手扯起他:

“不必多禮!你我雖為君臣,然而情同手足,不要太講究,嗬嗬,本來就是親情。”

“臣對不起陛下,”房玄齡眼眶又潮濕了,“正在閉門思過,還沒有負荊請罪嘞。”

“愛卿從來有功無罪,錯誤倒是難免,朕也常常出差錯哪。”

“陛下明智天縱,沒有過失。”

“你呀,什麼都好,就是不會諫諍,不算好。”

高陽公主從人縫中擠了出來,嬌滴滴地衝著李世民說:“父皇別刁難公公。公公是個本分人,隻會實幹,不會說漂亮話。”

“嗬,來了個打幫腔的。”李世民臉上綻出一絲笑紋,“他是你公公,我可是你父皇。怎麼隻幫他,不幫我?”

“誰對,我就幫誰。”

李世民伸出一根指頭指著高陽公主,對房玄齡說:“她從小嬌生慣養,不諳世事,你可要好好管教管教呦。”

“我嫁到房家,不是吹,”高陽公主把話搶過來,“既孝敬公婆,又體貼丈夫。遺愛,你說說,是不是?”

“公主為人,真是小妹妹咳嗽無(痰)談,百般都好,十全十美。”房遺愛證實說。

“遺愛說你好,朕就放心噦。”

房遺愛其實犯了欺君之罪一一他說的是假話,並非實情。高陽公主和他結婚七八年了,夫妻從來沒有同過床,做過愛。她所生的三個兒子,他還不清楚是怎麼來的。可是在表麵上,他倆維持著異常和睦的夫妻關係,互敬互愛,互相尊重。高陽公主還不時地找父皇求情升房遺愛的官,授予實職實權。直到不久的將來鬧出一場轟動京城內外的公主偷和尚的大醜聞以後,才真相大白。李世民隻了解高陽公主跟房遺直關係緊張,高陽公主曾多次告伯爺的禦狀,甚至說他調戲了她,罪該處死。房遺直一直站在人群背後,沒有露麵。李世民怕冷落了他,將房遺直召到跟前,交談了幾句,才挽著房玄齡的手跟他乘坐禦輦,一起回宮。

貞觀之治,唐朝日益繁榮昌盛,光芒四射,遠近歸附,版圖不斷擴大,人口增加了將近一倍,達到了二千萬。房玄齡奏請順應時勢的發展,在歸附的部落和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地區設置羈縻州府,實行民族自治,享受自治權,既體現了開明的民族政策,又有利於統一邊疆。李世民詔令在回紇部設瀚海府,仆骨設金微府,多濫葛設燕然府,拔野古設幽陵府,同羅設龜林府,思結設盧山府,渾設皋蘭府,斛薛設高闕府,奚結設雞鹿府,阿跌設雞田州,契宓設榆溪州,思結別部設蹄林州,白罾設寘顏州。分別任命其本部落首領或酋長擔任都督或刺史,賞賜金銀綢緞及錦袍玉帶。敕勒人喜從天降,忙不迭地叩頭謝恩,手舞足蹈,歡呼萬歲,騰起的塵土漫天飛揚。

等到新都督、新刺史要回本州本府上任時,李世民駕臨天成殿擺酒設宴,演奏十部樂,給他們餞行。他們相約一齊上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