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兵潰三路(3)(1 / 3)

但是,城外的聯軍已經對故館形成包圍。聯軍火銃火炮噴出一團團憤怒的烈焰,聲震於天,隨之神機箭雨點般落在城內。戰況異常慘烈,日本人漸漸不支,扔下成堆成堆的屍體。

董一元料準時機,將洙紮洞的預備隊投入戰鬥。他們沿著大道銜枚而進,偷襲泗川故館西南城隅。死傷累累的日本人腹背受敵,隻得與聯軍將士短兵相接,展開猛烈的肉搏戰。

守軍副將相良賴豐身穿錦袍金鎧,騎在馬上,沒命地撲向明軍。遊擊方時新抽出箭矢,狠狠地射去。相良賴豐來不及躲閃,被射中側臉。方時新騎馬飛了過去,隻聽見哢嚓一聲,相良賴豐人頭落地。但是明軍遊擊盧得功衝殺過猛,也被一顆鐵丸擊中,墜馬身亡。

聯軍將士越戰越勇,日本人很快屍首盈城。鏖戰到日落時分,董一元見占了便宜,下令鳴金收兵。

沉寂了一夜,天又漸漸蒙亮,川上忠實率殘部三四百人棄城向東北方向逃竄。明軍緊緊尾追,重重包圍。

故館酣戰之時,新寨內有人建議島津義弘派兵營救。島津義弘說:“棄泗州兵,我也於心不忍,但是敵人大軍尾追敗兵之後,新寨也將不保。還是各守其營,不要輕易出戰。”於是,新寨的日本人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同胞一個個喪生於明軍刀槍之下。

島津義弘的家臣伊勢貞昌實在不忍心目睹城外的慘狀,帶上一小隊人馬衝出城去。正遇上身中刀箭傷三十六處、奄奄一息的川上忠實,還有一百五十多個渾身是血、疲憊不堪的潰兵,於是一同退入新寨城中,曆時三天的泗川故館之戰至此宣告結束。

是役,明軍陣斬首級一百三十,實則斃敵一千八百餘人。其戰果之豐,過程之慘,為第二次東征所少見,也是邢玠秋季大反攻最成功的一次殲滅戰。戰後的泗川故館,日本人屍首堆積如山,槍械遺棄遍地。其中有一具身穿錦衣的,投降的日本人告訴明軍:“這人就是泗川副將相良賴豐!”

對於這次慘敗,日本人卻諱莫如深。川口長孺的《征韓偉略》和日本參謀本部編纂的《日本戰史·朝鮮役》中片麵引用了《朝鮮李朝實錄》的零星數字,說成故館守軍四百人,損失二百五十人,妄圖把明軍的輝煌戰績一筆勾銷。

曆史真相難以遮掩,如果守軍真的隻有四百多人,殺雞焉用牛刀,明軍就沒有必要投入六千之多參戰。諸葛元聲在《兩朝平攘錄》如此記載:“城內尚有數千倭倉皇出戰,我兵衝擊斬級幾百。”明軍一般是集中三倍於敵的兵力投入攻堅戰,再對比參照《日本戰史·朝鮮役》的記載,泗川舊館的日本守軍不會少於兩千人。

當然明軍也付出重大犧牲,並有兩員大將陣亡:參將李寧和遊擊盧得功。

是日,有一隊日本人出外割刈禾苗,明軍突然殺到,放火焚燒東陽倉的日軍糧倉,兩天兩夜焰火不息。但是故館之戰讓日本人心驚膽戰,再也沒有人敢出救。

6.崩潰,又見崩潰

故館大捷之後,泗川新寨成了一座孤城。九月三十日,明軍將領共議攻取新寨。

茅國器說:“我軍雖然連破數寨,但是擒斬並不多。敵人都撤回大營,必然竭力把守,我軍攻打,未必能下。而且各寨救援即至,非萬全之策。不如先攻固城,新寨之敵銳氣方挫,定然不敢來救。而且固城城小,敵人兵少,固城一下,新寨援絕,然後相機而進,似為全策。”

董一元前有望津寨之捷,後有故館大捷,輕敵的老毛病複發:“本鎮看新寨倭賊也不會很多,取固城易如反掌。今天先攻新寨。此寨一破,固城之倭不戰自潰。”

遊擊彭信古煽風助興:“彭某曾親自去新寨探視過,城中煙火不多,可取。”

彭信古,字叔篯,號龍陽,湖北麻縣人,明朝萬曆時期麻縣著名的“三彭”之一。彭信古勇猛多力,帳下又有一支非洲黑人部隊,瞳孔蠟黃,麵孔漆黑,四肢手足,通身漆黑。能長時間潛伏於海底,生吃魚蟹,鑿穿敵船,可謂神通廣大。第二次東征時,彭信古隨其父副總兵彭友德入朝征戰,由於先前從未跟日本人交過手,所以也很輕敵。

董一元拒絕了茅國器的建議。

當然,董一元的做法是島津義弘最希望看到的。

島津義弘對部下說:“敵人火燒望津,似乎是得手了。但他們渡河之後,破襲永春、昆陽大營,輕兵屢屢前來新寨挑戰,以察看我軍虛實,然後決戰。敵人能做的,隻有那麼一點了。焚燒永春、昆陽,失其所據,反而讓敵人行宿不便,暴師野外,敵人實在無謀。如果他們一定來戰,那就是白白送死。”

島津義弘無愧於“鬼島津”的稱號,既知彼又知己,董一元未戰先敗。

島津義弘很快就收到董一元的挑戰書:“明日初一,董、茅二將率十萬騎兵,將攻新寨,以使告知。”麵對著這麼一個有勇無謀的對手,島津義弘反而若有所失。明天的戰鬥,結果早已沒有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