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兵潰三路(2)(3 / 3)

島津義弘自去年冬天退守泗川之後,就著力於加強構築防禦工事。

日本人在泗川西南的船津半島上掘塹溝,引海水以為壕溝,溝內用一丈以上的巨石建築外郭,頂端開穿箭銃窗口。外郭石牆環繞之內,有一高地。島津義弘就在那裏建了泗川新寨,裏外四重。外重為石城,內三重為木城,真正做到固若金湯,易守難攻。並修建房舍數千間,屯儲軍糧彈藥,可供數萬人長期堅守。

九月中旬,當董一元的中路軍集結在星州時,島津義弘也對泗川外圍各個據點,重新作了部署。他從一萬三千人中分出三千把守外圍各個據點,而將近萬主力防守新寨。

外圍據點兵力分布如下:

故館:川上忠實二千人。

永春寨:川上久智二百人。

望津寨:寺山久兼四百五十人。

晉州善山寨:三原重種二百人。

昆陽城:二百人,守將不明。

各個據點中以望津寨最為險要,與東麵的永春、西邊的昆陽,三寨鼎立,互為掎角。

茅國器遙望泗川寨營,自望津至新寨,其勢如長蛇,而望津就是蛇頭。如能擊碎蛇頭,其餘各寨輕易可下。

這時,一個婦女從泗川倭營中逃出,被茅國器哨兵截住。那婦女手裏拿著一張紙條,上寫:“知吾姓者,令公之後,埋兒之父;問吾名者,有或之口,無才之按。理心書。”此為一則謎語,謎底猜一人名。

茅國器標下的讚畫諸葛鏽立即猜出“郭國安”這三個字。這使得參謀史世用回想起七年前的那封署名為“陳情人許儀後、郭國安、報國人朱均旺”的《儀後陳機密事情》。原來郭國安是華人,明朝曾經派遣史世用潛入日本找到他,二人立誓同心同德,報效祖國。

沒有想到時隔七年之後,郭國安跟隨島津義弘來到朝鮮,並成了望津寨日軍的一個頭目,而且身在曹營心在漢,時刻惦記著報效祖國。

這真是機緣巧合,天佑大明!於是,茅國器暗自派人約他火燒望津寨。

九月二十日,茅國器準備渡過晉江直取望津寨。前來增援的島津忠豐(島津義弘之子)在對岸的渡口擺上盾牌陣,凶悍的薩摩武士就躲在盾牌陣後,編織出一張張密集的彈網,打得明軍抬不起頭來。

突然,背後的望津寨內火光衝天,黑煙滾滾。原來是軍糧庫起火了。於是望津寨的日本人立即陷入大混亂之中,刺耳的尖叫聲伴隨著火燒木裂的嘈雜聲響徹夜空。島津忠豐慌了手腳,顧不上對岸的明軍,趕緊下令救火。

好一個赤膽忠心的郭國安!茅國器大喜,一聲令下,明軍潮水般湧過晉江,一舉攻進望津寨。盡管島津忠豐下令反擊,與明軍展開了激烈的來回拉鋸戰,但是日本人很快就被明軍的進攻衝垮了。是戰,明軍摧壞日軍大寨兩座,燒毀營房兩百餘間。熊熊烈火燒得日本人聞風喪膽,倉皇逃回泗川新寨。

望津寨一下,明軍勢如破竹,當日申時又攻下永春寨。

在明軍摧枯拉朽般的攻勢之下,泗川外圍據點相繼淪陷。董一元更是意氣風發,親自從晉州趕到泗川督戰,縱兵追擊,進圍船津半島。但是日本人丟下成千上百的牛馬,以及數不清的軍火器械之後,早就躲入了泗川新寨。所以,除了斬獲七個掉隊的日本人,解救四百被擄的朝鮮人外,明軍幾無收獲。

二十一日五更,一彎明月尚掛天邊。李寧、盧得功的騎兵部隊突破薩摩軍弓箭和鐵炮封鎖,昆陽城又被攻破。至此,中路軍連續襲破望津、永春、昆陽三寨,將島津義弘的長蛇陣一舉擊破。

日本人看到三寨很快易手,屢屢請戰。島津義弘說:“敵人眾多,不易擊破。等他們來攻城,一舉定勝負。”

董一元見勝利來得這麼容易,迫不及待地準備進攻泗川新寨。攻城之前,他派遣茅國科到新寨,誘說島津義弘和親,島津義弘對此付諸一笑。

和親不成,那就給點顏色瞧瞧。

二十七日,董一元精神抖擻,首先挑選朝鮮步兵二千,騎兵一千,令鄭起龍率領,作為先鋒。又從明軍各營抽調四千精銳,兵鋒直指泗川故館。守軍是島津義弘的部將川上忠實、相良賴豐,有二千餘人。

翌日,島津義弘見明軍勢眾,傳令川上忠實、相良賴豐退入新寨。川上忠實、相良賴豐正準備撤出,明軍將士高舉大刀、長矛,呼嘯著衝殺過來,眨眼間就有八十餘顆日本人的頭顱落地。參將李寧的一千大同兵最為驍勇,像一把尖刀,直插入故館城內。不料城中巷路狹窄,道路迷失,無法衝殺。日本人卻越戰越多,李寧身先士卒,孤身一人,與日本人展開殘酷的白刃戰,終於慘死亂刀之下,以身殉職。至此,東征軍兩個李寧都陣亡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