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直搗蔚山(2)(2 / 3)

糧食一粒也不剩了,牛馬早宰光了,有的人甚至嚼爛紙張,或者煮烤壁土來充饑。不怕死的就跑出城外,偷竊屍體腰間的口糧回去。將官每吃一頓飯,都要準備好幾雙筷子,與士卒們同甘共苦。到了島山戰事結束的時候,守軍口裏吐出來的已不再是清晰的音符,而是渾濁模糊的喉音。日本人忍受極度饑渴的堅強毅力,實在令人歎服。

楊鎬也試圖招降加藤清正。他派人拿著令旗及賞功旗、免死帖,進入島山城。告訴加藤清正,投降就免其一死。加藤清正耍了楊鎬一回,我本來就想投降,但不知道朝鮮人肯不肯答應?如果能跟朝鮮人商量下,我就投降。

簡直是開國際玩笑,楊鎬斷然拒絕。

一晃又是一天。無休止的滂沱大雨,瘋狂地從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來。整個島山地區積滿雨水,人的膝蓋以下部位都深陷泥濘沼澤之中。聯軍人馬凍綏饑餓,叫苦不絕。

一大早,楊鎬又開始四麵攻城,日本人依然是從上往下發銃。明軍缺乏攻城器具,隻得休兵。

有四名被擄的朝鮮兒童和兩名婦女,逃出島山城。楊鎬問其城中情況,回答說:“加藤清正等五位倭將都被困在城中。城內既沒有米,也沒有井水。倭賊都是撿拾地上的一粒粒米拿去燒煮。夜裏溜出偷取城下的井水、泉水。下大雨的時候,倭賊都用單衣、紙帳沾濕雨水,然後在嘴邊擰幹吸吃。加藤清正等人都非常後悔放棄西生浦來到蔚山。”楊鎬由是愈加堅定圍困的決心。

明軍進攻了三四天,傷亡頗大。於是,楊鎬決定讓明軍休息一天,調上朝鮮兵攻城。

楊鎬對李德馨說:“昨天,貴國將士進戰,呐喊助威,雖然無法攻城,但是勇氣可嘉。”又招來朝鮮兵統帥權慄,說:“投降的倭子準備出一些點子來毀壞島山城,就讓他們試一試。但島山城極其高險,朝鮮兵又有些傷亡,很令人擔憂。今天,天兵就四麵包圍,按兵不動,讓他們去割草打糧,休整一天。貴國的兵和降倭一道抱著幹柴、挨牌①,用上火攻計,並填上城下的水井、泉眼,讓倭賊不得取用,渴死他們。”

李德馨、權慄頗有難色,但又推辭不得,隻好下令朝鮮兵全都進入土牆之中,一步一步挨近島山城底下。朝鮮人手裏拿著木柴和盾牌,衝上去即中丸,倒下一大片,紛紛膽怯退回。權慄親自督戰,見狀大怒,斬殺靈山縣監全悌、一名秀才、一名士兵,逼著朝鮮人回頭衝戰,怎料日本人的銃丸比天上的雨點還要多,而且又格外精準。朝鮮兵除了遺屍累累、丟盔棄甲之外,什麼也沒得到。權慄迫不得已,下令退陣。

這時水路形勢驟然緊張。由於連日大雨,太和江下遊藍江水勢暴漲。辰時,有三十多艘日軍戰船,不斷進逼江岸,眼看就要駛入上遊。楊鎬與麻貴趕緊下令明軍阻截,並急命朝鮮兵擺出圍城的陣勢。

李如梅的左路軍放炮鼓噪,火箭直飛向日軍戰船。浙江兵冒死泅渡過去,與船上的日本人大戰一番。岸邊兩側的明軍大炮也一起發放,屢屢擊中日本戰船,有一艘船被打中之後,立即粉碎,沉沒水下。

楊鎬與麻貴率領標下親兵,退到高處紮營,以備不測。

到了午後,日本戰船見進不得,都退到太和江外浦的洋麵上,總算解除了海上的危險。島山的守軍開始慌張了。

不久,一個日本人跑出城向明軍投降。楊鎬當即賞他銀兩和一件紅色馬褂,讓他騎著駿馬在島山城外繞走一圈,於是城內日軍軍心動搖,不斷有人逃出投奔明軍。加藤清正見局麵混亂,就下令嚴守城門,不許任何人出入。

但是,城中的日本人饑寒交迫,又滴水不沾,個個如同墳墓裏挖出的枯屍,幹癟得像木柴一般。加藤清正心急如焚,又耍弄詐降計,以作緩兵之策。就派遣幾個日本人,在竹竿上捆係書信,搖著小旗,從島山城頭下來。楊鎬讓翻譯

① 挨牌:步兵裝備的盾牌。長五尺,寬一尺五寸,多用白楊、輕鬆、桐等輕而堅硬的木料製成。

通事,過去取下書信,展開一看,原來是加藤清正的副將所寫:“致明軍統帥:加藤清正在西生浦,小將等在此守城。請差遣一個朝鮮將官,同我到西生浦講和。這樣兩國士兵,不至於多死。”

楊鎬再笨,也不會相信“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謊言,申時,派朝鮮金應瑞帶著通事樸大根和降倭岡本越後守、田原七左衛門,在島山城下招降,大喊說:“如果加藤清正出城投降,那不單單饒了城中的每一個人,而且也會奏報皇上,授封高官厚爵。天朝絕不會背棄信義。”並發放令箭入城,作為日本人投降的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