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柳暗花明(2)(1 / 3)

主攻方向是南門。日本人從南門外的斷牆裏搬出草束,扔到壕溝裏,堆在羊馬牆上,一下子就和城牆一般高了。於是人群爬上了草垛,緊貼著城牆,沒頭沒腦地攻打。一更,藤堂高虎架起雲梯,率先攻上去,撕裂了楊元的防線,於是日軍像決堤的河水般衝上來。明軍被殺二百六十九人,幾近崩潰。

太田一吉和家兵大井何右衛門,摧毀南門,殺死明軍百餘人。楊元趕緊派出一隊明軍,衝出南門,推倒草堆,但等他們回來時,城裏已經沒有一個自己人了。

二更,南門失守。日本人塞滿城內大街小巷,揮舞著利劍到處追殺瘋狂逃命的守軍。火光衝天,濃煙彌漫,哭喊聲、慘叫聲響成一片。

傳報官寧國胤急急忙忙跑來報信:“倭子入城了!”楊元在帳中驚起,慌亂之中,來不及穿上那副銀光燦燦的甲胄,赤著雙腳跑出大廳,脫下寧國胤的衣服靴帽穿上,帶著家丁十八人、士卒三百人逃向西門。

但是潮水般的日本人很快就堵住了楊元的去路,又是發銃,又是砍殺。有十多人不得衝出,折回城內。楊元中了二銃,身受重傷。日本人給明朝的皇帝留了麵子,於是讓出一條生路。楊元在部下的夾擁下,乘著快馬,從大路西逃到益鳳山。朝鮮接伴使鄭期遠就沒有那麼好運了,他緊貼著楊元,騎馬出逃,可是驚嚇的戰馬一次又一次地把他甩下來,最後被日本人剁成肉醬。

當然最慘的是城內的明軍和朝鮮人,他們乘著高大的戰馬,一齊擁向北門。但是北門緊鎖一時難開,整個街道填滿了簇擁的馬蹄,相互交錯。

隨著一聲巨響,北門終於打開,明軍一窩蜂擁出,可是一把把高舉的長刀早已在門口等待著他們。明軍低頭衝出,明晃晃的長刀同時落下,一顆顆頭顱伴隨著淒厲的慘叫聲落地,鮮血四濺,北門成了一個血腥之門。

滾動的頭顱、驚嘶的戰馬、碰撞的刀劍,這場屠殺讓明月失色!

逃出的寥寥無幾,即使能僥幸逃脫,最後仍然是死亡。

在北山頭擔負阻擊陳愚衷的島津義弘,看到了逃出北門的明軍,沒等他們逃過山,島津義弘就突然衝出,一陣掩襲,明軍遺屍四百二十多具。殘存的明軍四處躲匿,也成了日本人的獵物。一個明軍爬上樹去躲起來,島津義弘親自發銃將他打死。

就這樣,慘烈的戰鬥持續到十六日拂曉,直到守城將士全部陣亡,南原城才沉寂下來。

此役,明軍陣亡中軍李新芳、千總蔣表、毛承先以下兩千七百人。楊元的遼東騎兵原有三千一百十七人,逃到恩肆館之後,楊元查點一下,隻剩下區區一百十七人。

朝鮮兵馬使李福男、防禦使吳應井、助防將金敬老、光陽縣監李春元、別將申浩、求禮縣監李原春、接伴使鄭期遠、南原府使任鉉、判官李德恢、通官李春蘭以及朝鮮官兵七百餘人,盡被殺死,無一逃出。

戰後,日軍共聚得守軍首級三千二十六具,日本人割下鼻子後送到日本,向豐臣秀吉邀功。

溫馨柔美的愛情之城,被屠之後,屍體盈城,一片荒蕪,成了令人戰栗的人間鬼域。

撿回活命的楊元在二十四日回到王京時,渾身是血、氣喘籲籲地躺在擔架上。李昖站在南大門的路旁,手扶著擔架,淚流滿麵:“大人為了小邦的緣故,才到這個地步,真是慘痛至極!”楊元臉色青白,全然不見大丈夫的模樣,垂淚答謝說:“多謝厚眷!”再也沒有多說一句話,就悄然而過。萬曆二十六年(1598)七月十七日,楊元在遼陽被斬首。

3.扭轉乾坤

南原失陷之後,日軍乘勝北上,擴大戰果。

八月十七日,小西行長先鋒一部侵入任寶。二十日,全州的老百姓望風奔竄,陳愚衷下令明軍阻止,但是朝鮮人反而毀壞城牆,燒焚糧草積聚,撞開城門逃出。一切都完了,陳愚衷見城不可守,棄城而逃。至此,全羅道全部淪陷。

二十一日,加藤清正及鍋島直茂父子攻下伽耶山城。兵鋒直指忠清道,朝鮮王京岌岌可危。

五天後,藤堂高虎挾閑山、南原大勝的餘威,進攻稷山水寨,斬殺朝鮮三百八十餘人,朝鮮戰船乘著黑夜遁去。

明軍提督麻貴見事態危急,派遊擊牛伯英南下赴援,與北撤的陳愚衷合兵,集結公州,阻擊日本人北犯忠清道。

但是公州的明軍僅一萬多,絕對擋不住十餘萬日軍的進攻。麻貴隻好下令牛伯英退縮王京,依附漢江天險。日本人旋即占領公州,打開進犯王京的大門。

麻貴慌了神,趕緊向經略邢玠請求退兵,準備撤出王京,退守鴨綠江。請求書送到平壤的明朝海防使蕭應宮手裏,蕭應宮馬不停蹄地跑到王京,總算打消了麻貴逃跑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