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柳暗花明(1)(1 / 3)

1.傲慢的上將

日軍偷襲閑山島一個月後,又以絕對優勢兵力攻取了全羅要塞南原城。南原失陷,楊元的三千遼東兵被殲。這是繼閑山島之後,聯軍的第二次大慘敗。

楊元,號菊厓,遼寧遼陽人。第一次東征時隨李如鬆出戰,曾任中路軍統將,在收複平壤中,立了大功。楊元高傲自負,根本不把日本人當做對手。

三月剛入朝時,楊元就主張防守全羅道要地。有一天,楊元突然問朝鮮人:“如今應當駐守哪兒?”朝鮮備邊司的官員回答:“南原。”楊元並未仔細察看南原的地理位置,當即決意駐守南原。並聲稱,我如虎,倭賊如羊,他們怎麼抵擋得了我?

五月二十日,進發南原的前一天,李昖在王京為楊元餞行。

楊元傲氣十足,視殺倭如碗裏挾豆。明朝軍法規定,戰功有一個量化標準,那就是在戰場上砍下敵人頭顱的數字。楊元覺得此次南下簡直就是去搜集日本人的腦袋,所以他向國王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請求:讓國王幫他看管斬獲倭賊的頭顱,以後邀功請賞時好有依據。

李昖很惶恐,天兵斬取的首級,怎麼敢看審?

楊元說:“如果是倉促之間拿的小倭,就扔在路邊算了。隻是收獲多多時,怕沒有事先通知,送到這裏,一時間都腐爛了,那就麻煩了。”

李昖好像難為情,問兵曹判書李恒福,要不要替楊元保管日本人的腦袋瓜?

李恒福回答,如果真的斬殺了倭賊,上報兵部又有何難?隻怕是真假難辨。

酒宴開始不久,楊元直勾勾盯著身旁一位太監腰間的弓箭。李昖以為楊元想要,就叫那個太監取下獻給楊元。

但李昖的一番好意並未派上用場,楊元取下自己腰間的弓箭,拿出四把利劍。楊元向李昖炫耀一番,介紹說平壤之戰,多虧了這四把利劍,才使得功勞簿上有自己的名字。

李昖接過來仔細瞧瞧,果然是四把好劍,明晃晃的,刺人眼,好像每一把都帶有血腥味。

李昖說:“前日的平壤倭賊,全賴大人剿殺。今天見到這些兵器,又要殺敵立功,實在感激不盡。”

楊元說:“如果這次南下不能剿滅倭賊,我還有什麼麵目回來與國王相見?”

楊元又叫喚一個壯漢,全身被甲戴胄而來。甲胄的臂膀處用銀片修飾,閃閃發亮。其他的都是暗甲片,十分耀眼炫目,真是一件難得的寶貝。

李昖又細細看了一遍,有幸覽閱貴甲,多謝多謝。

楊元說著起興,酒喝多了,就飄飄然吹起牛來:“我穿上此甲,騎著與女真人廝殺的戰馬,行軍之時威風凜凜。如果國王那時看見我,才知道什麼叫大丈夫?”

不過李昖一點兒也不覺得過分,楊元也算朝鮮的一個恩人。於是李昖給楊元戴了高帽子,把他捧高到救世主的地位:“東方蒼生,再生之道,全都係在大人身上。”

這令楊元更加忘乎所以,最後噴出一句:“國王如果看到我臨陣殺敵,一劍殺一倭,一箭射一倭,那才是我心裏暢快的樣子。”

吹牛吹進了笆籬子,三個月後楊元見到李昖時,再也不是雄赳赳氣昂昂的英雄氣概了。

六月十四日,楊元率三千人進駐南原。

南原,朝鮮的愛情之城。

高麗恭湣王(1351—1374在位)時代的一個端午節,前院副使李翰林的公子李夢龍在南原廣寒樓遇到了遊春的成春香,一個母親曾是妓女的妙齡少女。美麗嬌俏的成春香對李夢龍一見鍾情,留給他幾句詩:“大雁隨魚飛,蝴蝶隨花舞,小蟹隨貝居。”李夢龍苦思良久,方悟出成春香對己有意,遂於夜間私會春香,兩情歡洽,如魚得水。盡管地位懸殊,兩人還是私訂了終身。

後來,李翰林調任京師,命李夢龍先行,春香、夢龍不得不分離。李夢龍許諾等他中了科舉,必將迎娶春香過門。不久,新任的南原使道卞學道貪戀春香的美貌,強逼她做守廳(非正式的妾)。春香雖經嚴刑拷打,但堅守著與李夢龍的愛情信念,誓死不從,遂被卞學道以“一入娼門則永世為妓”的誣陷打入牢獄。

就像許多美好的愛情故事一樣,正當成春香命在旦夕時,李夢龍應試中舉,任全羅禦使,暗察南原。他救出春香,並將卞學道革職懲處。從此,李夢龍與成春香這兩隻分飛的愛情鳥再也形影不離,共度美好和諧的一生。

這個溫柔浪漫的故事流傳了幾百年,成春香與李夢龍碰撞愛情火花的廣寒樓一直是有情人的向往之地,但現在卻被日本人焚蕩一空。這裏,到處殺氣騰騰,已經成為抵禦日本人的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