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鎮北王世子(2 / 3)

因為遊牧的習性,讓他們經常居無定所,在那片都是沙漠、草原、高山的北邊地域,一直是隻能防範、無法根除。

稍有忽視,就會讓這些蠻族們像惡狼一樣,深入梁國作惡多端,野蠻的思想,讓他們多次幹出過屠村、甚至屠城的罪惡行徑。

當年有幾個好戰部落結盟後,發動了多次進入梁國邊境燒殺、搶奪的惡性事件。

所以,驍勇善戰、屢有戰功的梁臻毅然去了西北。

梁臻最敬佩的人,是當年的二皇子梁哲,對方學識淵博、性格溫和,他們二人雖然一文一武,卻脾性相投、誌同道合,從未起過爭執。

對方還是皇帝屬意的太子人選。

所以梁臻對皇帝說,自古文能安邦、武能定國,自己去西北,對梁國最是有利的。

而二皇子定然會全力以赴的支持自己,那樣,西北越穩定,梁國就越能盡快強盛起來。

老皇帝和內閣商議了三天,同意了義子的這個請求。

老皇帝本也非常喜愛這個爽朗果敢的養子,除了封他為臻王爺、兼任鎮北大將軍,還讓他統領西北所有的軍、政事務。

自此,梁國有了鎮北王府。

自古兵權多猜忌,老皇帝為這個異常喜愛的養子,還留了一道護身符,就是凡臻王爺嫡出一脈,不管何事、罪不至死的遺詔。

臻王爺到西北後,娶了王鬱瓊為王妃,對方是當年鎮北將軍王崇民最喜愛的女兒。

成親時,不管出於保護子嗣也好、還是不想讓後世皇帝猜忌也罷,也或許是他對王妃情根深種。

總之,他身先士卒的立下了、自他起的這一脈子孫,不許納妾的規矩。

在皇帝信任的和嶽父的支持下,鎮北臻王爺很快就將西北軍、政事務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裏。

對蠻族的幾次侵擾,都狠狠的反擊了回去,讓一直以來對蠻族深惡痛絕的西北百姓,一片歡欣鼓舞。

後來,新皇明睿帝登基,梁哲和義弟梁臻的感情,還是一如既往的好。

所以,在臻王爺將西北的情況穩定下來後,隔兩年就會帶家眷來都城一趟。

而皇帝,也從未按鎮邊將領須有家屬留都的祖製,留下其屢次帶來的子女。

然而,對方雖然經常帶家眷來都城,但是梁嘉言卻從沒見過小他半歲的梁驍,因為之前來都城的,都是對方的二妹妹或者小弟弟。

之前父皇提過,讓臻王爺帶梁驍來都城讓他見見。

可對方愁眉苦臉的說,那個皮猴經常惹禍,不敢帶出來獻醜。

而且兒子太過膽大包天,皇宮規矩多,皇子們都是文雅之人,他那個無法無天的兒子慣會捉弄人,如果惹出什麼禍事,怕不好收拾。

還是讓他再教幾年規矩,到時候,一定帶來給皇帝瞧瞧。

末了還說了一句,那個猴兒雖然皮,可是皮囊和資質,卻是頂頂好的,惹的皇帝對他好一通奚落。

而上次又提到梁驍為什麼沒來,臻王爺立刻一副吹胡子瞪眼的表情,說道:

“那個小兔崽子說,不耐煩都城這邊繁瑣的規矩,來之前偷偷拿了令牌,跟著巡防隊伍去了邊境,真是氣死人,等回去了,定是要打他板子的”。

皇帝聽完哈哈大笑,而中規中矩長大的梁嘉言暗暗感歎,鎮北王世子居然連軍規都敢破壞,還真是膽大妄為、與眾不同。

不過,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鎮北王隻是說說,他才舍不得打那個像命根子一樣的兒子呢,現在這樣說出兒子偷拿令牌的事,就是給皇帝打伏筆呢。

果不其然,皇帝立刻表示,此事無需追究,畢竟對方是世子,而且已經在軍中領了將職,也是有一部分統帥部隊的權利。

因為鎮北王對兒子的寵溺,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所以皇帝對梁驍,也是極其喜愛的,但凡給皇子們的賞賜,也都有對方一份。

就是過年的紅包,也是隨著新年的第一封給臻王爺的信,一並送到西北的。

而皇帝更是早在梁驍10歲時,就將其冊封為世子,享受的居然還是親王俸祿,不可不謂是龍恩浩蕩。

如此殊榮的得來,是在一次都城的酒宴上,皇帝因為之前梁臻受傷的事後怕不已。

他囑咐對方,一定要謹慎小心,萬不可有任何冒進之舉,臻王爺連忙安慰皇帝,說自己一定會注意的,他還要為梁國好好的守住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