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鎮北王世子(1 / 3)

梁國,明睿帝23年,夏。

都城100裏外的皇家避暑山莊,青山綠水、柳樹成蔭。

午時最熱的時候,驕陽似火,梁國太子,二九年歲的梁嘉言,在炎炎夏日裏,已經忙碌了一早上的他,此刻正泡在露天的泉水池裏解暑熱。

經過一個上午的太陽照曬,太子寢宮院內的池子裏,從山間引來的泉水,已微微發熱。

對梁嘉言來說,這樣的溫度剛剛好,他無比愜意的泡在池水裏。

自從三年前被立為太子,他每天跟著父皇學習處理朝政,父皇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

經常會將一些事情,交給他和伴讀一起做。

父皇希望,自己能盡快成長起來。

梁嘉言和四位伴讀相處融洽,他們今後,要成長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這次來避暑山莊,他們並沒有一起來。

因為很多大臣隨行伴駕,六部那邊,經常會有一些往來交接的事情需要處理,父皇讓自己安排他們去做這些。

所以,雖然是來避暑的,少了四個幫手,倒是讓自己比在都城,還要忙碌了許多。

不過,他馬上會有一名新的伴讀,其實說伴讀並不合適,因為對方以後,會是這梁國除了他之外權力最大的人。

梁嘉言從很早開始,就一直期待與對方結識,現在,終於要見到那個人了嗎。

想起父皇早上說的話,太子心裏隱隱有點興奮。

父皇明睿帝,幾天前就吩咐他,在自己的寢宮讓人收拾出來一處住所,因為鎮北王梁臻的兒子、18歲的世子梁驍要來都城了。

父皇囑咐自己要好好和他相處,對方將會以伴讀的身份,與自己在一起待兩年,共同學習如何處理政務。

太子自小就知道,父皇和鎮北王梁臻的關係,從孩童時期就非常親密。

梁臻的父親,當年是先皇的伴讀,文治武功都備受稱讚。

而惠文帝能夠順利登基,梁臻的父親可以說是立了不世之功。

尤其是在謀逆的那位皇子帶兵將皇宮圍住時,他不但派人送出了消息,還舍命護著當時還是太子的惠文帝,一直撐到了援軍到來。

可是得勝之際,早已傷痕累累的他最終,死在了太子的懷裏。

惠文帝因此追封他為安國王爺,賜國姓。

而當時梁臻還不到一歲,他的母親對父親情深意重,在得知夫君的噩耗後,就鬱鬱寡歡、一蹶不振。

因此皇帝將梁臻收為義子接到了皇宮,按皇子待遇教養了起來。

梁臻長大後,一身高強的武藝和爽朗豁達的性格,極得皇帝的喜愛,還同意了他在軍隊曆練的請求。

在20歲那年,梁臻毅然提出要去為梁國鎮守西北,抵禦那裏每年都會受到的蠻族部落侵擾。

梁國在這塊大陸版圖的四個國家中,麵積和綜合實力,都隻能排第三,但抵禦外族的壓力,卻是最大的。

這裏位置偏東北,狹長的東西走向,讓梁國成為和蠻夷接壤最多的國家。

所以西北邊防事務,一直是梁國曆代皇帝最為重視的事。

西北邊境外,那裏雖然荒涼廣闊,但是再往北是連綿的山脈,每年由雪水彙聚的河流,讓那裏擁有不少茂密的草原、和珍貴的綠洲,因此聚集了很多的遊牧部族。

而單一的植被和水源的稀缺,也讓那裏的生存環境相對艱苦。

在那裏生活的人,一部分養出了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性格,這種人居多的部落,比較平和,也向往文明程度的提升。

他們對梁國比較友好,可以通過貿易通商、結盟的方式進行交流,從而穩定當地的局勢。

但是還有一部分好勇鬥狠、懶惰貪婪性格占主導的部落,他們凶狠野蠻,文明程度低,也更加無視人倫道德。

他們不願通過辛苦勞作、或友好貿易來積累物資和財富,隻想通過強取豪奪不勞而獲。

因此,他們對梁國境內、甚至其他一些溫和的部落而言,就是如強盜一般的存在。

燒殺搶劫、奸淫擄掠,他們每闖到一個地方,就將這裏所有能帶走的都洗劫一空,不管是糧食、財物還是人。

廣袤的荒涼之地,讓他們像野獸一樣肆無忌憚。

如果以舉國之力去占領那裏,會長期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梁國沒有那樣的實力不說,還無法徹底斷根絕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