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的驍兒才10歲,為了這個除了過於調皮搗蛋,其他方麵完全就是長在自己心上的兒子,他也不會將自己置身於危險中的。
當時,臻王爺喝了不少酒,第一次眼眶紅著請求皇帝,都說將士百戰死,如果他真的日後有馬革裹屍的那一天,請皇帝一定要幫他照顧好兒子,那是他最舍不得的心頭肉。
皇帝當時也是紅了眼眶,立刻下令冊封了梁驍為鎮北王世子,而梁國對此的慣例做法是16歲。
而太子本人,也非常喜歡性格開朗的臻王爺,自己小的時候,對方經常會打趣自己漂亮的像是女娃娃。
就是上次,梁臻提到頑皮的兒子,還說,就太子殿下這樣玉樹臨風的氣勢,以後,肯定能將自己家裏那個皮猴管教的服服帖帖。
而鎮北王世子梁驍,在梁國名氣可不小,太子對他早有耳聞。
都說年紀輕輕的他,樣貌出眾、武藝高強,極得臻王爺的喜愛,因此,梁驍自小就是被臻王爺帶在身邊親自教養的。
他以膽識過人、聰慧大氣,博得了很多人的誇讚,尤其他還憑著赫赫戰功,成為了梁國年紀最小的將軍。
但是,太子也經常聽到臻王爺抱怨,說自己太慣著這個兒子,讓他做事獨行其是、固執己見。
在西北雖然做出了很多喜聞樂見的事跡,可也惹出了不少任性妄為的亂子。
可太子知道,對方雖然惹過不少麻煩,但小小年紀的鎮北王世子,已經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了,那些都是實打實的戰功。
就是父皇說起的時候,都是滿臉驕傲。
說對方不愧是梁臻的寶貝兒子,不光膽略過人、敏銳豁達,尤其那種傲視不羈、雷霆果敢的氣魄,簡直天生,就是做一軍統帥的好苗子。
因此,梁嘉言對梁驍也是佩服不已,對方比自己還小幾個月呢,卻已經在上陣殺敵、指揮戰鬥了。
太子的伴讀之一潘彬,因為一直向往去軍隊曆練,所以對梁驍的關注更要多一些,知道不少對方的事情。
在發現太子喜歡聽後,兩人經常一起聊鎮北王世子最新的八卦消息,也不止一次的感慨,什麼時候才能看到真人。
因為梁驍是出了名的桀驁不馴,這幾年,臻王爺雖然還是一直以他為傲,可是經常被氣的咬牙切齒、卻無可奈何,也是眾所周知的事。
眼看著這個不服管教、卻又寄予厚望的兒子,隨著年紀的增長,愈加難以約束。
梁臻萬般無奈下,幹脆提出了請皇帝和太子幫忙調教一、二的請求。
皇帝當然毫無疑問就同意了,還立刻下旨,督促他們直接來避暑山莊。
對這個隻聞其名、不見其人的梁驍,皇帝也是迫不及待的想見見對方。
梁嘉言有兩個哥哥,都是文質彬彬的類型,大皇兄梁文信因為體虛柔弱,時常臥病在床。
而二皇兄梁樂成,則每每被父皇提起來就歎氣,說他讀書讀傻了,就是個呆子,還傲慢自大。
太子還有一個弟弟,四皇弟梁博容,他是個活潑爽朗的人,可是卻不愛讀書。
上三天課,幾個老師弄得滿頭大汗,他還背不出、別人一個時辰就能流暢記住的文章。
但是,梁博容卻從來不做惹人生氣的事,對父皇還尤其親昵。
疼愛子女的皇帝,也沒有因為對方資質愚鈍,就嫌棄這個小兒子,反倒是經常憐惜的喊他“小傻瓜”。
因為梁嘉言的太子身份,加上自小就是溫文爾雅的性格,他的四個伴讀,都是名門望族的世家公子,所以他們之間,一直都是恪守不渝、老成持重的相處方式。
所以,那個敢不帶任何侍衛,一個人跑去深山裏獵熊、打虎;
敢將強搶民女的知府家公子一頓胖揍、然後扒光了吊在城門上;
敢喝了酒胡言亂語,拉著他的王爺父親,稱兄道弟;
還敢兵行險招,隻帶了幾十個侍衛就突襲了蠻族千人守衛的軍械庫,以調虎離山之計解救了被困在沙漠的部隊;
甚至大過年突發奇想、差點炸了鎮北王府的鎮北王世子梁驍。
讓太子梁嘉言根本想不出來,自己和對方相處,到底會是什麼感覺。
從小到大,他的身邊,從來沒有出現過像對方那樣跳脫不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