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是天朝武將中佼佼者——楚湘汀,年歲雖不大,卻因是世家,當年追隨其父楚青銅盾天沙場征戰多年,大有其父大將之風。其父去後,天帝下旨讓他襲父職,繼續統率天朝大軍。
楚湘汀襲父職之後,領天帝旨意,親赴邊關安頓防務,與北狼打了幾年交道。以他對北狼之事極是熟識,說出的話語自然更有份量。
杜絕又一再堅持,天帝於是下旨召驛使進宮。
邊關一普通的驛使竟然得到天帝召見,這是自古以來不曾有過的事,守衛皇宮的侍衛驚詫地望著驛使。
驛使也意料不到自己竟有如此榮幸,宮中人宣召之時,他正在休息。從邊關到京城,累得他幾乎散了架,昨晚將急報送到兵部,兵部安排他休息處所之後,他倒頭便睡。
聽得天帝宣召,他怔了一會,迅速整好衣裳,隨宮內之人來到皇宮。終究他還是見了些世麵,麵對守衛皇宮侍衛驚詫的目光坦然受之。進到大殿,他跪拜下去,恭聲道:“天帝神明,邊關驛使石善南叩見天帝
。”
天帝輕揮一下手,道:“起來吧。你見著北狼大軍了麼?他們有多少人?欺近邊關哪處?”
石善南猜想天帝召見自己定是為了邊關急報之事,這事他想了一路,見問,從容不迫答道:“天帝神明,石善南沒見著北狼之兵,卻見著了多處狼煙,也就是在前幾天的晚上,邊關驛站四青銅盾方圓幾十裏的烽火台都燃起了滾滾的狼煙。驛站大人不等邊關守衛大人前來,親自寫了急報,著石善南火急送往兵部!”
殿中大臣盡皆聽得清清楚楚,盡皆勃然變色,方圓幾十裏的烽火台同時燃起了滾滾狼煙,可見軍情何等危急。若隻有一處,還可說是眼花看錯,不可能幾十處峰火台同時看錯,想見北狼定是出動了大軍。
杜絕憤憤道:“天帝神明,各位大臣也應聽清,驛使說方圓幾十裏的烽火台都燃起了滾滾狼煙!兵貴神速,望天帝早下決心。”
不等大臣們說什麼,天帝決然道:“楚湘汀率軍速往桑國,與桑國共退北狼侵敵。”
“天帝,臣覺派楚將軍去不妥。”胡英朗聲道。
天帝詫異地望向胡英:“胡愛卿,你……方才不是說要出兵教訓北狼麼?現在讓楚愛卿率兵……”
胡英掃了楚湘汀一眼,鄭重道:“天帝,不是老臣不相信楚元帥,隻是這事事關重大,更是事關天朝天威,老臣以為,天帝最好禦駕親征,以正天朝天威!”
“不可!”楚湘汀反駁道,“天帝豈能身處險地,想那北狼邊遠小國激不起什麼峰浪,下臣率一軍定會打得他們落花流水,哪用天帝禦駕親征!”
胡英輕哼一聲,朗聲道:“楚元帥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確實,北狼不足為懼,但神州大地上天朝青銅盾圍有著眾多夷蠻之國,這幾年來,四方夷蠻也與北狼一般,蠢蠢欲動,我堂堂天朝天威豈容侵犯。天帝,老臣以為,打敗北狼事小,重振天朝天威事大。此次可是天賜良機,天帝何不親率大軍,著天朝各國各自出兵幾千,同往桑國,共禦北狼,重振天朝天威,威震四方夷蠻!”
天帝點頭稱是。
楚湘汀知道一向阿諛奉承的胡英心裏未必將朝中大事放在心上,此次極力勸說天帝親征,應是又有什麼別有用心。但見他這話說得天帝動心,若天帝真的如他所說禦駕親征,可就正好如他所願。
想到這兒,楚湘汀急忙看向申候,卻見申候也微微點頭,急使眼色。
申候沒有望見楚湘汀的眼色,等胡英話音一落,也開口道:“天帝神明,天朝天威也是該重振,這幾年不但四方蠻夷屢有輕視天朝之舉,便是天朝神州之中的諸候也屢有不尊天朝之事。”
“好!”天帝大聲道,“既然左右相國都如是說,此次本天帝就禦駕親征,胡愛卿為大將軍,右相國為監軍,楚愛卿為副將軍,率大軍前往桑國,抵禦北狼。各國遣派三千兵馬隨行。楚愛卿,這幾天你去準備,擇日起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