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赫爾的計算中,因與德國所屬區域與位置地不同,對西葡兩國的鎢礦搶購行動被作為重點進行關注,不過搶購開始,赫爾很快發現一個讓他非常鬱悶地問題,那就是西葡兩國的大部分鎢礦竟然掌握在中國公司手中。
原來,自從美國資本市場大撈一筆後,充足的資金讓吳克在支持本國建設地同時,還做了一些戰略物資上投資。作為“過來人”,吳克當然比赫爾等人更知道二戰其實打的就是一場資源戰爭,記憶中德軍的失敗,不僅是因為希特勒犯下一些列錯誤,更多的是因為戰略資源被美英等國控製,迫使其機械化部隊最終因得不到補充,逐漸被消耗幹淨。
本著先下手為強的原則,吳克不僅在本國對鎢砂進行囤積,在中東地區使用武器、糧食以及其他物資和貸款控製大量油田,對土耳其的鉻礦以及西葡兩國的鎢礦也沒有放過。“財大氣粗”的吳克派出代表一手拿著金塊,另一手則帶著軍火供應單,很快在西葡兩國政府手中購買了幾個大型鎢礦並大肆開采,同時,吳克還在西葡兩國資源市場上對鎢砂率先搶購囤積。
當赫爾采取同樣措施時,鎢礦價格被迅速提升,搶購的鎢砂卻沒有想像中的多。就在赫爾得知眾多鎢砂和鎢礦在吳克控製之中,正準備通過羅斯福與吳克進行協調時,得到消息的吳克,命令自己手中控製的那些鎢礦率先以5倍價格的大幅度提價,同時緊縮鎢砂供應量,迫使英美德等國不得不以更高價格進行采購。
吳克這一行動,立刻讓羅斯福、丘吉爾、希特勒都極為不滿。這不擺明了又要訛詐幾國的錢財嗎?羅斯福、丘吉爾當即致電吳克,要求吳克停止漲價行動。並將手中鎢砂以及掌握地鎢礦全部供應英美,與此同時,希特勒也致電吳克提出同樣要求。
“停止漲價?嗬嗬!真是做夢!自己發不了戰爭財還不準別人發?有本事別打仗啊!老子就是要發戰爭財,等著吧。你們!”
對於三國元首的“無理”要求,吳克甚至連回電這種應有的禮貌都被取消,相反,在這三國元首來電後。西、葡兩國以及中國鎢砂價格又被抬高一倍,這讓主持搶購行動的赫爾臉色瞬間鐵青。
然而,氣憤歸氣憤,搶購行動還是必須進行,現在地中國幾乎所有出口物資都是交戰國必須進行搶購的物資,即使想要通過製裁逼迫中國壓價都不可能。無可奈何之下,赫爾隻能眼看著鎢礦價格飛速攀升,卻不得不與德國開展一番你死我活的搶購行動,讓美國財富不斷被吳克那個“貪婪”的吸血鬼掠奪。
當然,英美兩國為盡量減少自身損失。由丘吉爾提議,經羅斯福、斯大l同意,赫爾展開行動。針對中國地鐵礦、鋼材、石油等物資出口價格也開始大幅度提升。英美兩國準備將財富的損失部分轉嫁到中國身上,當然。已經離不開中國供應的俄國也相應要付出一些代價。
不過,斯大l雖然同意了英美的做法,但吳克卻並不答應。此時中國的發展速度前所未有的迅速。不僅是世界工廠、物資轉運地,同時自身發展也消耗巨大的物資量。這種伴隨工業發展而來的巨大消耗,如果單純依靠自身發展或者自身資源開采,雖可以節約一些消耗,但必將製約整個經濟發展。因此,對於很多物資的進口已經成為必須。
同時,吳克知道,鎢、鉻礦價雖然攀升異常迅速,但相對於鐵礦來說,其基數小了不知多少倍。鎢礦作為合金材料,不僅使用量少,其產量也很少,以現有鎢砂囤積以及開采速度,吳克每年隻能對外保證萬噸左右的供應量,而鐵礦以及鋼材消耗就大不一樣,萬噸鐵礦在鐵礦一年地消耗量中簡直連零頭都算不上,這就是巨大的基數差距。由此可知,鐵礦、鋼材總體價格上升幾倍,鎢礦帶來的效益就將被消耗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