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當美國鋼鐵、澳大利亞鐵礦價格剛一上漲,吳克立刻就利用手中資源進行反擊。首先,在鎢礦地供應上,同等價格情況下,吳克將鎢砂優先向德國供應;其次,為進一步警告英美,吳克命令加大對德的軍火、汽車供應數量,削減俄、英、美地采購數額並以鋼鐵價格上揚為借口2北提升出口價,同時,為展示中國實力,更為先進的步話通訊設備開始向德軍部隊批量供應。
吳克此舉立刻給英美俄迎頭一棒,希特勒卻大為歡喜。希特勒知道這是一場貿易戰,中國隨時都可能重新調整計劃,為此生怕出現未知變數的希特勒,立刻讓運送軍火地中**艦帶回大量黃金,決定趁此機會多多搶購一些軍火、通訊設備、鎢砂,同時,他向吳克保證,德國保證以低價向中國出售部分鋼鐵、優質鐵礦砂等物資。
吳克一連串的反擊以及德國此舉大大刺激了羅斯福、丘吉爾以及斯大l,其中尤其以俄國受影響最深,斯大l明顯感覺到從中國供應的戰爭物資至少減少了一半,德軍的機動協調能力則忽然得到加強,而羅斯福、丘吉爾等也明顯感覺到石油、鎢礦價格再次攀升,他們的搶購行動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機。
“雖然,我們都知道德國根本沒有剩餘鋼鐵向中國出口,但我們不能讓敵人更具有優勢,也不能再為自己樹立一個強大的敵人,時局迫使我們必須向吳克妥協!”
赫爾在給羅斯福的報告中,不由得不沮喪的指出,在與德軍作戰的同時,英美根本不能與中國進行一場平等的貿易戰,這在戰爭德俄戰爭開始後就已經成了事實。
“我們不能不承認,在我們與德軍、日軍作戰的同時,中國正以他中立的方式,不斷發展經濟、軍事,從日軍手中收複台灣、琉球,間接控製南亞次大陸以及北亞、中東地區政治經濟局勢,而我們的經濟手段也被迫向中國傾斜,隻能眼睜睜看著屬於聯邦公民的財富在戰爭中流向中國,這就是戰爭的悲哀!”
在赫爾的報告之後,羅斯福、丘吉爾、斯大l為換得對鎢礦以及軍火和先進通訊設備等物資,與德國一樣的公平購買權利,最終不得不尷尬的向吳克再次妥協,並利用政府手段強製將運往中國的鋼材價格下壓,當然,數量上也被迫比以往增加。
看著港口繁忙的“業務”,在墨爾本巡視的英國財務大臣連哭的心思都有。當初,港口的繁忙意味著又有大批殖民收入將進入英國財政,然而現在,每駛離一艘商船,就代表英國的財產又要減少一分。“繁忙”原來並不總是意味著財富增加啊,也許美國財務大臣正與我一樣的苦惱吧?這位財務大臣最終神情沮喪的離開。
經濟領域的戰爭在英美德日幾國之間如火如荼的展開,不用吳克插手,鎢礦價格僅僅幾個月時間,從100美元一噸竟然在幾大交戰國的搶購中一天一個價格的上漲了200倍,實在是讓吳克有些吃驚不小。其他諸如鉻鎳等稀有金屬以及石油等物資價格也扶搖直上。
可以說這場貿易戰讓交戰國雙方都付出了巨大代價,與此同時,美元、英鎊等貨幣也受到大量偽鈔衝擊,迫使很多交易不得不以金屬貨幣結算,因此,大量硬通貨在這場貿易戰、經濟戰中流向中國,極大加強了中國的整體金融能力。
其實,英美德還稍微好一點,最痛苦的莫過於日本。經濟戰、貿易戰迫使資源稀少金融財政能力已經極為有限的日本,不得不對占領地進行瘋狂掠奪,這直接造成印度、東南亞地區反抗力量急速攀升,極大影響日本南線戰場西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