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戰 第168章 華北戰局(2 / 2)

隨著日艦突襲連雲港自隴海線盡頭大舉登陸,蔣介s恍然大悟,日軍在淞滬前線的猛烈進攻不過是個騙局。原本利用吳克在北線正麵抗敵,大舉抽調兵力試圖削弱他的實力,結果反而被日軍鑽了空子直接自連雲港登陸,沿隴海線威逼徐州,給自己後方造成極大威脅。

雖然如此,但吳克部給他造成地威脅實在太大,日軍自連雲港登陸後,他還抱有萬一之想法,希望日軍僅僅是為攻擊吳克後翼而進行的軍事行動,能就此讓日軍包圍吳克、殲滅吳克,他當然是求之不得。然而,在稍事等待過後,日軍登陸部隊並沒有全部向山東進擊,其部以海軍陸戰隊駐守連雲港,第21師團則沿隴海線快速突破,目標直指徐州。

徐州一失,不僅中原危險,南京後翼亦危險,蔣介s在此情形之下,再也顧不得算計吳克,不得不調動兵力對第五戰區進行增援,同時下令第二集團聽從李宗r調令沿隴海線布置阻擊,第24集團軍,第27軍團自蘇北清江、揚州地區向隴海線增援,第十三集團軍自河南境內向津浦、隴海增援。豫東防線依舊交由衛立h、商zheng、馮治an、韓複q等協同負責。

整個中國戰區,因為寺內壽一的狂妄好戰、日軍參謀部的北線快速突破中原計劃,再次達成表麵上地協同一致。

這些軍事情報,通過幾年時間以及大把金錢構建的的情報網,部分已經呈現在吳克麵前,這對吳克在進行反擊構想時,起到了很大作用。

五月一日,日軍華北方麵軍的第二軍指揮官已經發生改變,因其國內陸軍教育總監缺任,西尾壽造被調回國內接任,華北方麵軍第二軍由東久彌宮墊彥王中將臨場換將。這位王族中將剛一接替職務,立刻向各進攻師團凶惡的下達死命令,務求以最嚴厲的進攻來解決衛**這股曾給日本皇族帶來羞辱的頑固地方勢力。

南京一戰,朝香宮鳩彥王在其參謀長的拚命救護之下,曆經四天,一路自小道躲躲閃閃狼狽逃回上海,那時他被直升機追擊造成下半身的傷勢已經發炎,在上海經過緊急搶救後,被迅速送回日本進行手術。但是手術過後,他的一條腿被其根截斷,連那個最重要地東西最終也因炎症擴散沒能保住,致使日本皇族之中竟然在這樣的年代出現了一位“貴族太監”。

因此即使是朝香宮鳩彥王一向因冷血、殘酷而不得其他皇族喜歡,這些高傲的皇族們也不能接受這樣地恥辱。東久彌宮墊彥王中將正是這樣帶著裕仁天皇以及其他皇族急切的報仇心理而來,然而黃河天險雖然渡過,但戰鬥卻更為艱難。

五月一日,東久彌宮墊彥王第二軍渡過黃河,卻因突破口陣地為第三軍有計劃放棄,一頭陷入地雷陣地之中,造成極大傷亡。後東久彌宮墊彥王為達到自己快速複仇地目的,自第五師團吸取經驗,以車輛快速運輸大量黃河以北百姓作為先鋒,致使守軍有所顧忌,才在5月2日推進至守軍小清河防線,隨後圍繞小清河至膠濟鐵路展開更為激烈的戰鬥。

但第三軍即使兵力已經嚴重匱乏,還是派出了大量小分隊,在日軍前進途中,以闊麵地雷有針對性地進行襲擊,三個師團平均每部都在兩天內因地雷傷亡700人以上,幾乎超過一天的戰損數。短短幾天,三個師團各係兵種以每天總計超過2000人的速度傷亡,對第二軍打擊可謂非常之大,直接導致參戰各師團不得不以督戰隊監視士兵進攻。

東久彌宮墊彥王是鐵了心的要挽回其皇族之榮譽,在失去空中優勢後,不僅將重炮旅團全部渡過黃河,配屬其部的獨立戰車第一旅團也已經渡過小清河,開始冒著守軍破甲槍榴彈向膠濟鐵路衝擊。然而,4日傍晚東久彌宮墊彥王的兵力優勢迅速失去,韓複成第一軍在吳克的催促下,經過幾天狂奔到達戰區,已經沿膠濟鐵路快速展開。

第一軍的快速到達,使吳克沒有了後顧之憂,整體戰略布局初步形成。

今天這章,大家可能看著眼暈,不過沒辦法,不介紹清楚,接下來的東西,大家看的會更暈,嗬嗬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