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讓世界更了解中國3(1 / 1)

四、讓世界更了解中國(3)

我們已經知道,中國想發展壯大,想在世界上有影響力,就必須想方設法地把自己真誠、美好的一麵展現給世界。而在這方麵,中國做得怎麼樣呢?

奧運會讓世界更了解中國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說:“中國珍得越來越強大,也越來越開放,我相信,今年8月的北京奧運會將是一個世界了解中國、中國擁抱世界的好機會。”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所說,第29屆奧運會向全世界打開了一扇了解全球人口第一大國的窗口。

事實上,中國舉辦奧運會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盈利,更重要的是讓世界更了解中國,讓全世界的人民知道東方的文化。細心的中國人會發現,通過那些一直以負麵形象報導中國的西方媒體了解中國、對中國吹毛求疵的人,這次親自來到中國,身臨其境、親身感受後,發覺他們以前並不了解中國,中國實際上並不是以前報道的那個樣子,於是,奧運會開幕後,他們的腔調就變了。麵對現實,雖然他們很不情願,但還是對中國有了比較正麵的、客觀的評價。美國主流媒體不僅對中國的報道量大為增加,而且正麵報道也遠遠超過了批評與責難。如,“破壞聖火、抵製奧運是錯誤的行為。”美聯社駐北京的電視記者胡大衛說:“這樣做既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也違背了奧林匹克的精神。奧運會是象征團結、和平、友誼的體育盛會,北京奧運會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世界,任何政治的因素都應該遠離奧運會。”這一係列的事實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奧運會正在讓世界更加客觀、全麵地了解中國;通貢京奧運會,世界更了解中國。

對世界來說,奧運會絕不僅僅是一次體育盛會,它更讓各國看到了中國人民良好的精神風貌。《華盛頓郵報》報道,無論中國隊是輸是贏,中國觀眾都為運動員的表現而熱烈歡呼,沒有流露出任何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

法國新聞社指出:“近乎完美的組織工作對於‘中國製造’品牌而言是一個16天的無價廣告。”“數億電視觀眾看到運動員們在閃耀的高科技體育館內一較高下,這反映了一個充滿活力的現代經濟體的形象。”

英國對中國女運動員獲得27枚金牌進行報道時,說:“無論你把視線投向何方,那裏都有中國女性,安靜地、堅毅地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這正是奧運會,甚至整個體育運動女性化的一個小小側麵——美國方式(粗魯、嘈雜、充滿**)正在被中國方式(溫和、安靜、充滿優雅)所取代。”

一位美國的資深問題觀察家指出了北京奧運會的深遠影響:“中國因為成功舉辦奧運會而贏得了國際尊重,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領導人和人民更願意信任世界其他國家。”

芝加哥大學政治係主任楊大力表示: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可以幫助中國擺脫以往的自卑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中國能做到,而且能做好的自信。

新加坡作者楊錦麟評說:“一個在開放道路上繼續行走的中國,雖然並不完美,但卻很真實。也因為還在繼續開放,它會在徹底甩掉舊時代的羈絆後,邁向更有希望的未來。”

日本《每日新聞》社論在《中國應充滿“和”的精神》中指出:這是一屆弘揚國威的奧運會。國際輿論期待中國的是與舉辦“和平盛典”相稱的軟實力……開幕式表演中出現了一個“和”字,這體現了中國領導人爭取實現“和諧社會”的理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