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動成為世界的一隻錨3(1 / 2)

一、主動成為世界的一隻“錨”(3)

在這種背景下,增加國際公共品的提供則是使中國“建設者”的身份更加具有可信度的一種較好的、有效的方法。當提供的國際公共產品份額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中國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充滿慈善目光和全球責任感的風範大國,這從長遠來說也是有利於國家利益的。

向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這非常具有戰略意義。在北歐,一些國家甚至已經把GDP的千分之七、八用於國際援助,從這就可以看出,國際援助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雖說近些年來,中國也提供了不少國際援助,比如對非洲的債務減免等已經做了很多。但是,真正有效的國際援助是,在不影響本國國內建設的同時,盡可能地拿出一部分錢,用於比較純粹的與本國利益非直接相關的國際公共利益。而中國目前所提供的國家援助則多是與本國利益有關聯的、戰略性的輸出。有外國人曾說:“你們現在的外援是在增長,但錢都扔到哪裏去啦?非洲、中東地區,那些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的確如此。

中國應學會與國際NGO(非政府組織)打交道

除了增加國際公共品的提供外,學會麵對NGO等國際上不同的社會組織,也是增強自己、主動讓自己成為世界的一隻“錨”的重要方法之一。

目前,隨著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對於中國外交來說,提升自己麵對NGO等國際上不同的社會組織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總的來說,世界由三界構成,且三足鼎立。經濟界是第一界,其中包括跨國公司、各國經貿部門等,在這一界,中國可以說是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了,是一個技藝嫻熟的弄潮兒;政治界是第二界,是關於安全、戰爭、政府交往等方麵的,在這一方麵,中國是正在逐步適應,並且隨著以後的不斷努力和發展,會日益成為政治界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甚至會往中心靠攏;社會界則是最後一界,也是中國麵對的最為困難的一方麵,社會界是指國際社會的不同團體,如專門保護瀕危物種的各種動物協會、組織,專門反對建大壩的團體,同性戀團體,等等,這個界別五花八門,其中的反對建大壩的團體更是令中國感到新鮮無比。

由於中國的文化與習慣與其他國家大不相同,因而其他國家都對此產生了許多反麵看法,這樣一來,這些國家也就習慣性地被歸入反對中國政府之列。從政治角度來分析,很多人認為這些國家的做法是在給中國設套,讓中國人蒙羞,阻礙中國發展……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的,這隻是因生存的環境與文化的不同,對事物產生的不同認識而已。如今,國際社會在不斷分層化,但是,作為新人的中國,他的外交官卻無法和他們對話,他還要花很多的時間去適應這種情況、這種差異。

千萬不可小看第三界。和諧世界的實現,不僅需要和政府、商人做朋友,更應該關注第三界的朋友們,和他們也成為朋友。這首先就需要中國去主動地了解他們,了解他們的文化和曆史背景,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他們,和他們做朋友,取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持,進而為中國成為世界的一隻“錨”打下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