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與國之間的聯係越來越緊密,前人那種“閉關鎖國”的政策早已經退出了曆史的舞台,中國想要更加強大,就必須走出國門與他國進行交流。當然,在這個崛起的過程中,勢必會遭到各種各樣的阻撓,畢竟中國還是一個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我們不可能徹底與西方國家決裂,但是也不會完全屈服於他們的勢力。所以,中國要學會有條件地同西方國家決裂,既不完全切斷以後的交往,又能讓西方國家看到中國的立場。
當然,對於西方國家來說,他們不斷地向中國發起挑釁,目的也並不是想和中國完全決裂。中國畢竟是一個地大物博之國,失去中國這個市場,對他們也毫無好處。但是,為了不讓中國的崛起之路走得過於平坦,他們就會不斷地製造障礙,來延緩中國的發展給他們的政治、經濟及軍事體係所帶來的巨大衝擊。他們想要的就是利益,他們希望中國能夠按照他們想象的模式發展,更希望中國能夠永遠受到他們的牽製。如此異想天開,不僅僅因為他們的國力足夠強盛,更因為他們抓住了中國的“軟肋”。反正你不會拿我怎麼樣,我又何必擔憂?鑒於此,中國更應該拿出大國應有的風範和魄力,同西方有條件地決裂,讓他們看到中國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當下,金融危機全麵爆發,西方社會很多國家的經濟都陷入衰退,但中國的經濟並未受到十分明顯的影響,且得到了世界的承認。這也使得原本就對中國很有意見的西方國家,更加苛刻和刻薄地挑中國的“毛病”。很多人都非常關注,麵對西方社會的“無理取鬧”,中國會不會十分憤恨,會不會充滿怒氣?當然,怒氣一定是有的,但更多的則是理智。
大國思維
經垢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和西方國家在綜合國力上已經有了根本性的變化,不過中國仍然不斷地在尋求西方的理解和接納,這是明智可取的。
但重要的是,此時的中國已經不再是一麵倒地討好、逢迎、跟西方接軌,西方國家也不能再對中國視若無睹,他們也要視中國的觀點和情緒行事。
中國不是沒有和西方決裂的條件,而是應該視情況而決定和西方如何決裂,決裂到什麼程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