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同西方“有條件的決裂”(2)
擊落中國戰鬥機
2001年4月1日,又一則美國蓄意製造的事件在中國引起了軒然大波。美國的一架偵察機飛進了中國南海海南島進行電子偵察。沒多久,這架偵察機便被中國海軍南海艦隊航空兵發現了,中方立即做出決定,由中國海軍航空兵陵水基地中校飛行員趙宇和中隊長王偉駕駛一架戰鬥機緊急起飛,對美國的偵察機進行跟蹤監視,保證國家的安全利益。很快,中國的空軍飛行員王偉便用雷達鎖定了美國的偵察機,他馬上向指揮部發出了信號。
就在雙方僵持的時候,美國的偵察機突然大動作向中國的戰鬥機轉向,一瞬間便將中國的戰鬥機的垂直尾翼打成碎片。中校趙宇當即便提醒王偉“垂尾被打掉了,注意保持狀態”,王偉回答“明白”,但此時飛機已經不受控製了,完全處於飄浮狀態。大約30秒之後,中方的戰鬥機出現下俯狀墜落,此時王偉請求跳傘,趙宇予以批準。之後,兩人便失去了聯係,飛行員王偉從此下落不明。
對於美國再次針對中國的霸權主義行為,中國政府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和嚴厲的譴責,強烈要求美國道歉。令人忍無可忍的是,美國居然表示不打算對中國道歉。事件發生之後,中國始終都按照國際法和有關法律規定,采取冷靜和克製的方式。很多人都認為中國過於軟弱,不應該就這樣任美國“為所欲為”。
一次次無理的霸權主義行為在中國輪番上演,中國為何無動於衷?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實力不能和美國相提並論,不足以和他們發生極端的衝突,但中國至少應該讓他們明白,沉默不代表屈服,隻是為了更好地發展;不反抗也並不是軟弱,我們自有一套處事原則和做事理論。今天的中國,全然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大國,倘若美國還是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那中國絕不會“坐以蔥”,關鍵的時候就應該亮出自己的實力。
讓自己具備大國風度
盡管中國對西方霸權主義國家一而再、再而三的無禮和刁難顯得怒不可遏,但中國並沒有失去理智,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本來就是合作與衝突的相互交替。中國有句古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因為中國曾經飽受戰爭所帶來的苦難,因此今天的中國不管多麼強大,都不會去威脅別人,始終堅持和平發展的理念。一直以來,中國一再對世界做出承諾,不會將自己的強大建立在別國的擔憂和痛苦之上,中國的目的是讓全世界都共同發展,而不是征服其他國家。
也許,這樣的態度就是讓西方國家肆無忌憚的原因所在,他們總是認為中國即使擁有強大的軍備,也不會輕易出兵。但事實上,中方不是不會出兵,而是還沒有到出兵的地步,假如中國認為時機到了,那麼它絕對不會手軟。
過去很多年,中國似乎都在以最大的熱情向西方傳達一個信息:我們在努力向你們靠攏。但是,西方的態度卻讓人不敢恭維,他們總是一副“不知道你在哪裏”的態度。2008年8月,當中國的老百姓都沉浸在奧運會的喜慶氣氛中時,俄羅斯和格魯尼亞卻陷入一場衝突中,且雙方開了火。這件事情給了中國人一個啟發,那就是麵對西方社會的挑釁,中國必須予以反擊。曾經一段時間裏,中國沒有像中東一些國家那樣敢於惹事、敢於對抗,雖然在穩步發展方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挨了打。西方社會並不會由於你“不反抗”而放過你,這就是本節所要論述的重點:中國隻有同西方有條件地決裂,才能有效地製止他們無法無天的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