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元旦我又一次遊謁了大雁塔和大唐不夜城,目睹了玄奘法師的執著頑強,太宗的意氣風發,李白的浪漫倜儻,房杜的謀劃決斷,秦瓊敬德的慷慨豪邁,似乎身上增添了些許虎氣和牛勁,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同日還朝拜了大興善寺,適值阿彌陀佛成道日,捐資為新建的大雄寶殿添磚加瓦。想起來前收到一位令人尊敬的同事的短信:大海承載著佛陀的慈悲,蒼穹閃爍著菩薩的智慧,願佛前的屢屢香煙伴隨幽遠的梵音給您及家人送去無量的吉祥!在大興善寺裏再次默念阿彌陀佛。
翌日又收到那位令人尊敬的同事的短信:銘記生活中經曆的喜悅和寬慰;惦記人生中遇到的善良與感動;存貯所有的恩情與暖意;珍惜一切難忘的關懷和幫助。那就讓我們一起珍惜這一切吧。
2010.1.3說知命
近年來適逢多事之秋,忙忙碌碌,“不知老之將至”,不知不覺就到了知命之年。冬夜漫漫,常常淩晨醒來,憶往,還算坦然;目前,狀態尚可;思來,似有所覺悟,又不免茫然。思來想去,既知命又不知命,既認命又不認命。
憶往昔,盡管成長道路不大順暢,但還是屢經努力,夢想事成。比如,1969年,在家長和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下,終於進入師資有限的村小學讀書,開始晚到的啟蒙;再如,1979年,在前一年名落孫山的情況下,經過一年的寒窗複讀,終於金榜題名,如願考上重點大學;又如,1999年,在眾多競爭中脫穎而出,被公派參加研究生班學習,又一次深造;還如,剛剛過去的2009年,遷住新居,擁有了書房。縱觀走過的道路,雖然不乏曲折,但也比較通達,總而言之就是大事上十之八九還是夢想事成,說來命還是不錯的。
看今朝,身體狀態還行,上下班走5公裏的路不在話下,上下樓梯常跨兩台階。不僅幹好本職工作,還結合學習和工作撰寫了一些調研文章。業餘尚有剩餘精力,除幹些家務,還讀些書,寫些文,兩三年攢二十來萬字出本書。盡管近兩年是多事之秋,煩人費神的事接二連三接踵而來,但心態調試得還可以,精神狀態也不錯,仍有幹事著文的欲望,不時冒出一些想法,想成一些事兒。
望未來,信心是有的,想法是有的,幹勁也是有的,但能否實現,還得天時地利人和,先說人和,在單位,機構改革剛到位,目前大家相處還不錯,但願保持下去;在家裏,家屬也支持讀書寫作,大文章一時也許無暇寫出來,但小文章斷斷續續還會有的。再說地利,目前所生活和工作的西安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不差人意,工作學習環境也不賴,尚能坐下來做些事和文。又說天時,既有利也不利,有利的是國家大力支持文化產業,有益於新聞出版業的發展;不利的是金融危機仍未過去,仍對我們的生活和事業有所影響。
天命者,乃天左右人命也。天命,天在前,天是前提,但不是決定因素,更不是絕對的因素。經過黨和政府與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在金融危機肆虐一年之際,我國不是已經大有轉機且已率先走出陰影嗎?但願諸如金融危機之類的天的因素早日轉危為機,使我們有一個好的生活和工作的環境,所謂成事在天就是指的這個意思吧。還有謀事在人一說,這就靠個人因素和小環境在起作用了。有一位師母說過:人要知足,知足就少些煩惱;人也不能自滿,自滿就沒有前進的動力。我發揮一下以為,人要知命。知命就少些貪圖,自然也就少些煩惱;人也不能太知命,難得糊塗,難得不知老之將至,保持較為年輕的心態和昂揚的鬥誌,活到老學到老,幹到老,老有所為,老有所成。
知天命不是一味承認天命,知天命就是要把握自然和生命的規律,從自覺走向自由,將自然和生命利用好發揮好,使其為人民和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將來的管不了那麼多,就說當下,從今做起,莫虛度光陰,生活好每一天,工作好每一天,學習好每一天,寫作好每一天,小結好每一天(以日記的形式),日積月累,大限來臨之前,總結好一生,給自己一個交代,給親人一個留念,給社會留點可以借鑒的東西,使下一代更能掌握天命,從而比我們生活得更好,若能如此,則問心無愧或不虛度此生了。
2010.1.31閱世察俗
名校興衰總有因
在檢查了西安市85中(以下簡稱市85中)的第二天,我們檢查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陝師大附中)的收費情況,在聽取彙報和翻閱有關材料後,發現這兩個曾經同屬陝師大附中的學校走過了富有戲劇性的興衰之路,1996年之前,市85中在西安市中學中名列前茅,那時陝師大附中的生源向市85中流動,陝師大附中通過辦補習班等措施吸引和留住生源,才逐步扭轉了被動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