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隻有身體是自己的(1)(1 / 3)

最近看望了兩個病中的老師,他們曾經是學界的佼佼者,在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上碩果累累,也曾傳道授業解惑給我,使我受益良多,是我敬重羨慕的人。

驚悉他們患了重病,便抽暇探望他們,在聊了病情和治療情況之後,老師長歎一聲說:如今看來,榮譽是黨的,金錢是孩子的,隻有身體是自己的。隻要身體能恢複健康,我願放棄一切!

彼一時也,此一時也,回想往昔,老師也曾雄心勃勃,英姿勃發,教學學術兩不誤,不但培養了大批古典文學的高材生,可謂桃李滿天下,而且著述甚豐,出版了詩詞研究和古典名著評點等方麵的專著,堪稱著作等身。我曾是老師學術成就的崇拜者。

老師是老當益壯的模範,即使退休後也仍在四處奔波,擔任學術界詩詞領域的領軍人物。也許應了盛極而衰的古語,老師就是在主持一次學術盛會作總結時倒在講台上的。我曾深深地為老師的老有所為精神所感動。

老師也是極認真的人,為了討回應得的著作出版的稿費,冒著酷暑嚴寒,多次到出版社交涉,作為學生和他的課代表,在出版大院工作的我也多次陪他討說法討公道,終於討回應得的稿酬。我曾被老師的頑強不屈的鬥誌所折服。

而今老師病後吐真言,令人震撼,發人思考。常言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也知道身體是一其他是零的道理,每每去三兆(西安的火葬場)訣別老朋故舊也就淨化一次俗心雜念,但回到單位不僅放棄休假,滿腔熱情地投身到工作中去,而且常常身不由己地卷入人事的是是非非中,弄得身心疲憊,久而久之怎能不損傷身體?

那麼麵對汙染和嘈雜的環境和現實怎麼辦?我們沒有資格急流勇退逍遙山林,也沒有本錢隱居南山走終南捷徑,隻有蝸居鬧市,或說個大話——大隱於市。古人陶淵明、蘇東坡尚能隨其自然,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心遠地自偏,而無車馬喧。我們為何不能效仿一二,順其自然,悠然自得呢?

佛家講境由心造,或像魯迅先生所說: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休管他大環境多麼不如意、不適應,於不如意中調心態,在不適應中求適應,在大環境中營造小環境,比如栽植些喜歡的花草,張掛些中意的書畫,擺放些心儀的圖書,工作之餘賞析賞析,養養眼,怡怡心,也許觸發久埋心底的詩情畫意,隨手塗鴉,成一二詩文,不亦樂哉。

當然有條件,也可計劃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甚至周遊世界,寄情山水,看那“孤雲出岫,去留一無所係;朗鏡懸空,靜噪兩不相幹。”或托意名勝,在古跡前發思古之幽情:“詩思在霸陵橋上,微吟就,林岫便已浩然;野興在鏡湖曲邊,獨往時,山川自相映發。”從而感悟:“羈鎖於物欲,覺吾生之可哀;夷猶於性真,覺吾生之可樂。知其可哀,則塵情立破;知其可樂,則聖境自臻。”以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物我兩忘之境界。

2009.11.22辭舊迎新說牛虎

按農曆說,2009年是牛年,對於我這個農民出身的人而言,牛是農家寶,是堅忍不拔的象征,是忍辱負重的代名詞。這一年是吾家的多事之秋,裝修房子,孩子留學,機構改革,親戚住院,等等,幸得親友幫忙或鼓勵,總算較為順利地度過或有了結果。在此對在牛年予以我幫助和支持的親朋表示衷心的感謝,祝福你們新年裏身心健康,萬事如意。

之所以如此祝福,是因為身心健康是本錢,萬事如意是理想。常言道:不如意事常七八,比如前邊說啦,親朋常常幫助惠顧我們,但有時也陰差陽錯,難免疏忽遺忘。這恐怕與你的人微言輕有關,或如平凹所言緣分或福分未到吧。

同時記得平凹也說過:不管是正麵拉的還是背後推的,都是動力,反動力也是動力。化廢為寶,轉毀為緣,一切都會改變的。對於作家而言,不論是春花雪月,還是暴風驟雨,都是寶貴的素材和財富,值得珍惜。

孔夫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將屆知命之年的人,也就順其自然,順命而為吧。但說實話,也許不夠成熟老辣,對於虎年的來臨還是有點惶惑甚至不無恐懼,連夢中也仿佛有迷失感。

盡管如此,自以為心態尚可,不乏自知之明,不乏默默耕耘之力,多少猶存牛犢不怕虎的勇氣,虎年將至,借點虎氣虎威,就像玄奘法師當年西天取經,借助悟空八戒沙和尚以及觀音的力量,盡管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還是一路降妖伏魔,取得了真經,成就了正果。若能如此,則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