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第五學期更新(4)(3 / 3)

四年前,我去拜訪綠色和平組織北京辦公室,向他們請教萬科的碳足跡計算問題。他們感到非常困惑,因為中國企業對他們這個組織一向是避之唯恐不及的。綠色和平的負責人問我為什麼要來拜訪他們,我說,萬科是全球最大的住宅開發公司,總有一天你會來找我的。與其讓你最後來找我,還不如我先來找你。

來到華沙後,很多國際友人和媒體都問我,萬科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想扮演什麼角色?

我第一次組織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拜訪聯合國環保署,是2008年。那時候我就知道,環境保護不僅僅是聯合國的事,不僅僅是國家的事,也是企業家的事,就這麼簡單,環境保護是我們大家的事。我希望讓別人知道中國企業家在想什麼,在做什麼。

我一直認為哥本哈根會議是一個轉折。那次會議上,輿論對美國和中國的表現都很失望,我的感覺卻不一樣。我認為中國政府的表現是非常精彩的,溫家寶總理代表中國政府宣布到2020年的碳排放強度,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高調的行動。在這之前,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按《京都議定書》的約束,並沒有減排義務,但中國政府卻表態承擔減排責任,開啟一個截然不同的角色。

這次我看到,美國館展示了許多最先進的新技術。技術隻是一方麵,中國也許在技術創新上不如西方工業國家,但我們的很多傳統價值和西方現代可持續文化是相契合的,這些傳統文化是我們低成本、低技術、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源泉。

比如說,在中國傳統文化裏,竹有非常重要的美學價值,文人墨客競相讚頌。中國著名文學家蘇軾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今日,竹已經被證明是一種速生的環保建築材料,萬科一直在推廣竹材在綠色建築中的使用。

建築節能主要看兩方麵,一是如何建,建造過程中如何減少能源消耗;再一個是建什麼樣的房子。關於這一點,國際上有很多標準:英國標準、德國標準、法國標準、美國標準,中國也有一個綠色三星標準,是建設部在2007年公布的。哥本哈根會議那一年,中國隻有一棟建築達到綠色三星標準,就是萬科的項目。綠色三星不是強迫的標準,可做可不做,但我們做了。到2012年,萬科占中國新建綠色三星建築還是大約一半的比例。

我希望,到2015年,萬科開發的房子全部達到綠色三星。現在萬科一年開工量大約1500萬平方米,在房地產調控的背景下,我們推動綠色三星的速度也沒有放慢。萬科在中國市場份額是2%,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個數字,它讓我們看到,綠色建築在中國有多大的推廣空間。

國家的綠色戰略重點,現在還停留在能源、汽車、海洋這些領域。實際上,建築消耗的能源占到社會總耗能的1/3,甚至還更多。建築是否節能,對環境戰略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中國傳統的建造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資源消耗,就目前來看,萬科的努力僅能幫助中國實現0.1%的碳減排。2012年,中國政府宣布新開工項目增加30%的綠色建築並提供補貼,這個目標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如果全行業都能加入我們開發綠色建築的行列,這將幫助中國在2020年實現減排目標的12%。

即使政府給予補貼,綠色建築的成本還是比一般建築高,市場推廣存在阻力。市場需要一定時間來消化環保理念。萬科承辦“中國角”,就是希望通過聯合國氣候大會這樣一個平台,向更多的人宣傳低碳生活,推動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為什麼參與全球氣候大會?——我回答您的問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