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美國董事
10月18日,華盛頓白宮一側,尖頂基督教堂,肅穆莊重又平靜優美的《安魂曲》,唱詩班時而清唱,時而響起管風琴伴奏。
參加WWFus年會,其中一項日程是追思WWFus創始人羅斯先生。典型的基督教儀式,發言的沒有領導和“單位代表”,隻有逝者親屬。內容也絕不宏大,僅有追思逝者生平,談到生活趣事,肅穆教堂裏蕩漾眾人讚賞的笑聲。追思會後,一位董事慨然表示,輪到他自己的追思會時,要安排為環保事業做最後一次籌款!
與WWF結緣數年,對其全世界推廣環保理念和環保活動深感認同。這一次年會,WWFus董事會決定接納我成為董事會成員,這是這家機構曆史上第一位外國董事,對我個人、對萬科來說,既是榮耀,也是責任。
萬科同WWF的合作由來已久。2009年,我們響應WWF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與135個國家的人民一起,在3月最後一個周末關燈一小時,表達對地球變暖和環境問題的關注。而我也有幸成為“地球一小時”在中國的形象代言人之一。後來,萬科在“地球一小時”基礎上,又策劃增加了垃圾分類回收活動,變一小時活動為一天的生活狀態。這個活動被稱為“立及行動日”。“立及”取垃圾字形的半邊,寓意垃圾回收,變廢為寶,又是“立即行動”起來的意思。2010年雙方合作進一步加深,項目擴展到珠峰地區環境保護等跨區域、跨邊界的環保合作項目,尤其根據住宅建築工地大量使用木材的特點,推廣綠色木材認證、減少木材砍伐、保護熱帶雨林資源。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令世界矚目,我們大量消耗能源和排放碳,也引起爭議和擔憂。會議上,專家給出目前中國消耗世界資源的百分比:銅38.2%,鋅41.3%,鋼45.5%,煤46.6%,水泥52.2%……高耗能低效率的發展模式已不可持續。中國政府自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以來所表現的重視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的措施,得到WWFus專家的正麵評價。相比之下,倒是奧巴馬政府,被專家們批評不作為。
而作為一家在產品中大量消耗木材的中國企業怎麼想?怎麼做?走一條綠色產品之路,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是萬科的回答。
曾經有一次聽首席執行官卡特先生講演:10年前女兒出生,診斷為白血病,救活概率7%,夫婦共同努力,挽救了孩子生命。如今我們麵臨全球氣候巨變、環境汙染嚴重、許多野生動物滅絕或瀕臨滅絕。我們隻有抱著積極保護的態度,學會和環境和睦相處,才能繼續享有唯一的地球給人類提供的自然環境。講演令人動容。
2012年的會議之後,萬科與WWF的合作進一步加深,意在利用WWF的技術和監督機製,推動萬科企業公民行為。而WWF也希望通過與萬科的合作,推動全球(尤其是高速發展中的經濟體)木材認證和保護森林資源的行動,正如同其多年以來與可口可樂在水資源保護方麵的合作一樣。2012年底,萬科加入WWF最新項目:保護喜馬拉雅山地區雪豹。雪豹是瀕危的貓科動物,也是動物在世界最高海拔生存的顯著象征。因為活動路線較為固定,容易捕獲,加之豹骨與豹皮價格昂貴,人類不斷捕殺雪豹,使其數量急劇下降。人類活動給這種大型貓科動物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沒有人確切知道野外現存多少隻雪豹,估計種群數量僅有幾千隻。
世界自然基金會和美國國際開發署推出一項為期4年的橫跨亞洲可持續發展項目,對雪豹的保護具有重要作用。項目將在不丹、印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國實施,並將與所有有雪豹出沒的國家建立聯盟。該項目的宗旨是要在雪豹蹤跡所至各國,從地方、國家和地區各級喚起人們更多的意識和行動,幫助保護這個標誌性的瀕危物種。在項目中,萬科公益基金承諾投入資金,資助在喜馬拉雅山北麓的雪豹保護工作,並於2014年,聯手WWF在中國、尼泊爾兩國交界的雪豹保護區組織一次調查雪豹資源的科考活動,同時吸引國際上對保護雪豹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