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暑假世界(1)(2 / 2)

邂逅聯合利華

暑假來了,阿巴拉契亞山中放鬆幾天。阿巴拉契亞山脈位於美洲東部,山係森林茂密,景觀獨特,其間的阿巴拉契山道蜿蜒3380公裏,成為徒步旅行者的“聖道”,全程走下來需3個月,每年完成者寥寥。我隻能選擇麻省境內的一段縱走。森林氧吧,鳥鳴溪流聲,分辨動物足印,驅趕蚊蟲。輕鬆,愉悅,一學期的緊張壓力拋在腦後。

6月,連續考察華盛頓、費城、紐約三個植物園,飛往聖保羅,還是參觀植物園。轉飛裏約,應巴西外交部邀請,參加為期4天的全球氣候應對大會,之後再和萬科同事會合繼續歐洲植物園考察。

6月15日飛抵裏約。三年前的哥本哈根會議上,與會的中國民營企業不超過5家,這次裏約大會,注冊的有21家,主要是SEE的會員。在中國民間環保活動中,民營企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綠色環保,從自己做起,從自己的企業做起,潺潺溪水,能彙成大川。

會議日程排得很緊湊:出席SEE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主辦的“綠色中國競跑未來”中國邊會並做主題致辭,介紹萬科產業化和綠色建築。率領SEE企業家會員與聯合國環境署署長施泰納見麵。出席聯合國環境署、WWF、德國邊會活動並發言。由WWF推薦,向大會聯合主席、巴西外交部長帕特裏奧塔、巴西環境部長特謝拉遞交民間行動建議書,呼籲各國政府利用民間資源,盡快采取合作行動,並組成國際民間團體推進氣候環境議題的對話。日程中還有一天是世界經濟論壇“裏約+20朋友”圓桌會議。“裏約+20朋友”由全球30位企業領袖、非政府組織領導人、學界領袖組成,在其中,我再次看到了聯合利華首席執行官波爾曼先生的身影。

波爾曼先生分享了聯合利華在節水方麵的環保項目:在整個價值鏈過程中減少用水,向供應商推廣番茄和其他農作物滴灌技術。此外,聯合利華還在開發產品使用過程中用水量較少的洗衣、洗發和洗手產品,希望到2020年之前,在7個主要消費國家,使用該公司洗滌劑、洗發精等產品時的用水量較2008年減少一半。

在這次會議後,“裏約+20朋友”組建了世界經濟論壇可持續治理日程理事會,按照區域和主題劃分88個日程理事會,成員由學者、非政府組織領袖、商業界領袖和意見領袖組成,類似於一個全球商業界的智囊機構,目的是為次年的冬季達沃斯峰會製定日程。我被推薦為理事,同樣在理事會中的還有雀巢、聯合利華等公司領導人。會後,與波爾曼先生簡短交談,表達對聯合利華全價值鏈節水項目和環境目標的讚賞,並提及數年前我與聯合利華的偶然結緣:在英國考察住宅期間,造訪1887年肥皂生產商利弗兄弟在陽光港工業區為雇員興建的住宅、學校、商店、公園、休閑娛樂設施、公共設施等,向偉大的百年企業致敬。

有趣的是,萬科和聯合利華是兩家根本不可能有業務往來的企業,近年卻數次在正式場合相遇。

2011年,在瑞士出席WWF50周年慶祝活動,波爾曼和我同為主題演講嘉賓。那時我正逐步嚐試正式場合用英文演講和回答問題,磕磕巴巴講下來,依然贏得掌聲喝彩——因為演講內容相關的環保話題,都是我在探險活動中親身經曆,故事動人加上演示文件的照片畫麵震撼,頗具吸引力;更因為英文口語不好卻敢於用英文演講的勇氣和友善態度,值得聽眾們獻上鼓勵的掌聲。不過,既然還說不好英文,也就沒有和波爾曼單獨溝通的機會,但作為企業領袖的他對環保議題的投入,使我感到認同。

幾個月後,在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日程理事會迪拜峰會上,我與聯合利華全球對外事務總監托馬斯·林加德再次交集,向大家分享了產業鏈上下遊合作節約木材和節水的案例,共同推動將供應鏈可持續管理納入冬季達沃斯議題。這次峰會期間,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領導組織課程”院長普羅布斯特專門找到我,表達意圖:將萬科住宅產業化與寶馬、雅培的可持續行動進行比較研究,在世界經濟論壇和日內瓦大學的案例庫中進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