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寒假社會(2)(1 / 3)

結果再次令在場所有人一片驚呼:陳俊28票超過半數,吳旭20票,黃其森7票!陳俊當選副主席,如無特殊情況,他也將在兩年後成為第八任輪值主席。

第一輪得票領先而且頗有一定優勢的吳旭,最後連續輸掉主席競選和副主席競選,充分體現了選舉規則帶來的戲劇性。從表麵分析,第三輪投票中,第二輪選擇了吳旭的人,有4個回流向陳俊或黃其森;第二輪選擇了漆洪波的31個人中,除了1個選擇吳旭,絕大多數流向了陳俊;而第一輪投票那些選擇了漆洪波的人,隻有一個投票給了吳旭,有14個轉向了陳俊!很明顯,漆洪波和陳俊比較“相似”,吸引的是同一類“選民”。

隨後,漆洪波發表簡短就職演說:第一,我主要是一個勤務員,如果有什麼需要處理的就找我,我可能不像任總他們這樣有影響力,但是我可以替你們去請動任總、馮總;第二,今天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聯盟的選舉讓我感受到民主的魅力!

嘿,果然是充滿“平民主席”色彩的就職演說。

壹基金再生

就在我赴哈佛遊學前,中國社會公益事業發生了一件深遠影響未來的大事。

事情要從一年多前說起。2009年11月底,接到《中國企業家》雜誌劉東華電話:“李連傑想約您吃個飯,談點事情。”

李連傑?很意外!此前與這位紅遍全球的武打巨星沒有交集,但很欣賞他陽光、爽快的個人形象,從運動員向演藝的成功轉型,也令我印象深刻。[66]他找我能有什麼事情呢?

12月2日,在北京見到李連傑,第一感覺,個頭沒有印象中那麼壯實,卻散發出強大能量。這種能量不單單是一個武術和電影明星的光芒,更在於他非常善用這種光芒,善於利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去影響身邊的人。[67]

事情源於李連傑三年前發起創立的壹基金。

我對李連傑為壹基金做的廣告有印象:“每一個人每一個月拿出一塊錢來,大家是一家人。”

利用銀行和互聯網支付的便利性,倡導一人每月捐一元,新穎的形式加上李連傑的良好形象、巨大影響力,壹基金迅速成長為國內最有名的專項公益基金。收到的捐款不限於中國內地,還來自港澳台、美國和新加坡等,每年大約2000萬,不是個小數目。2008年汶川大地震,壹基金更是收到了1.2億捐款。

但是,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此時的壹基金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公益基金會,也不是一個獨立法人,而隻是設立在中國紅十字會的一個專項公益基金,用通俗的話講,是掛靠在紅十字會下麵。募集善款和使用款項,都是通過紅十字會的賬戶。

善款募集越來越多了,怎麼有效使用?組織越來越大了,如何規範管理?李連傑看到了這些難題。

在壹基金最初成立那幾年,阿裏巴巴、QQ、招商銀行是主要募資平台。李連傑與企業家“三馬”——馬雲、馬化騰、馬蔚華聯係密切,與幫助過壹基金的柳傳誌、牛根生關係也很好。他和這些企業家交換意見,大家的共識是,壹基金出路在於注冊成一家獨立的、有公募資格的公益基金會,找到一個有管理經驗的執行理事長——最好是企業家。這個人應該有這麼幾個特征:第一,是一個好的管理者;第二,口碑好,正直;第三,有公眾性,有影響力;第四,熱心公益,認真做事;第五,擅長時間管理,能夠為壹基金拿出時間。

李連傑說:“綜合條件一算,在中國就是你了。”

我認真詢問:“汶川地震‘捐款門’事件,對我個人影響很大,你不擔心?”

李連傑:“大家對你的正直和理性有信心。”

他的說法切中我的虛榮心,但是接不接壹基金,考慮要複雜得多。

一旦接下來,就必須投入時間和精力。這是個新事物,許多東西一時看不太清,自己心裏沒把握。壹基金在李連傑的光環下,名頭很大,名聲很好,如果我擔任執行理事長,在戰略和管理上沒有做好,會造成反彈,損害個人聲譽。雖然說我管理萬科比較成功,又有擔任SEE會長的經驗,但是管理不是簡單複製,壹基金也是截然不同的組織類型。[68]

但我仍然決定接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