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寒假社會(1)(2 / 3)

“綠色三劍客”給聯盟帶來了新的活力!

“綠色三劍客”刺激和帶動中城聯盟綠色戰略,是我意料中的事情。但此後帶來的一些變化,則是我完全想不到的。

2011年9月,西安。

中城聯盟第一次聯合采購簽約大會,建業、萬通、華遠、朗詩等9家成員企業,與TOTO、老板、通力等13家供應商簽訂2.2億元的采購協議。從總額看,2.2億元是個不小的數目。從效率看,平均采購成本降低了5%~10%。

這次聯合采購的意義遠遠超出這些數據,因為這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第一單聯合采購,意味著中城聯盟走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遠在美國的我從聯盟秘書長戴大為處得知消息,頗感意外,一問,原來正是田明力挑大梁,完成了這個攻關項目!

房地產開發企業扮演的是一個資源整合的角色,采購量很大。采購的成本和品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住宅產品的最終成本和品質。聯合采購是中城聯盟成立之初的四個主要組織目標之一,並且是排在首位的工作。我在擔任輪值主席前後曾大力推動,但沒有見成效,究其原因:聯盟成立之初,成員企業之間開始磨合,缺乏足夠信任。其次,各家公司的產品標準化和公司采購流程標準化都做得不夠,難以統一行動。

馮侖擔任輪值主席期間,也在這方麵很下功夫。他獨辟蹊徑,成立專門公司來推進聯合采購,想法極有創意,但也沒有見效。

任誌強擔任輪值主席期間,朗詩地產成為聯合采購委員會的主任單位。田明親自上陣,他麾下的采購總監和采購經理也加入項目小組。朗詩在綠色建築方麵領先,與他們強大的采購能力是分不開的。經過一年摸索,田明和他的團隊發揮自己優勢,帶領聯盟兄弟會員走通了這條路,促成了2011年9月西安的簽約大會。

趁熱打鐵,田明立即籌備第二次聯合采購。這回除了牽頭的朗詩,其他幾家公司也分別牽頭某一門類的采購,其中電梯燈具由萬通牽頭,塗料五金由建業牽頭,廚房電器由華遠牽頭,地板、牆地磚由新地牽頭。

從2012年1月6日開始,聯合采購委員會用95天,在6個城市組織近500場會議,吸引了300多家供應商參加。4月份的簽約大會,聯盟參加企業達17家,簽約供應商達24家,采購額比第一次翻一番還多,達5.5億元。

分門別類看,電梯平均節約成本4%,燈具節約5.5%,塗料節約11.8%,五金節約8.2%,廚房電器節約12.6%,地板節約8.1%,牆地磚節約22.3%,入戶門節約7%,空調節約4.4%,所有品類平均節約了8.4%!

不僅如此,在聯合采購的推動下,供應商提高了報價透明度,除了參加簽約大會的項目,其他符合條件的在建項目也可以享受同樣報價。通過聯合的形式,會員企業找到了一些原本沒有接觸到的優質供應商。

2012年4月,在聯盟年會上,田明宣布:預計年底舉辦的第三次聯合采購,將有26家成員企業參與,幾乎占到聯盟成員的50%,采購品類也大大增加,計劃采購金額比第二次再翻一番!

在掌聲與激賞中,田明作為聯合采購委員會主任期滿卸任,此時,中城聯盟的聯合采購已經走上軌道。

回頭來看,聯合采購能做成功,除了會員企業之間信任度增加,標準化程度提高外,聯盟作為一個非營利機構來搭建采購平台,實現公開透明,有效降低成本,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而田明個人的努力和才能,更是成功鏈條上關鍵的一環吧!

民主的細節

1999年底中城聯盟初創時,確定了“主席輪值製”,每兩年換屆選舉,不得連選連任。

2002年初,我擔任第一任輪值主席屆滿,很多聯盟會員希望我能再做一屆,理由是:利益關係鬆散的行業聯合體,領袖人物的號召力非常重要。

不管這是理性勸說,還是客套話,我都拒絕了。規矩就是規矩,如果開始就不照著規矩來,誰還願意和你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