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平在文事上才情一般,但在戰鬥中卻顯現出超人的天賦,因此或從李彥直上山剿匪平亂,或跟李介四出保護商路,上得山,更下得海,這次李介去了一趟呂宋回來,李彥直派了吳平到浯嶼接船,不想卻在這裏遇上。
兩人見麵,吳平先問李彥直鄉試考得怎麼樣了,蔣逸凡道:“三舍出手,那還能誤?中了!解元!”
吳平帶著歡音地啊了一聲,連忙恭喜。
李彥直便問:“你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接到二哥沒?”
吳平拉了李彥直與蔣逸凡到無人處,才道:“二公子出事了!”
李彥直和蔣逸凡都大驚道:“什麼!”
吳平道:“二公子的船在回程到澎湖附近時,忽遇到一夥官軍上船盤查,二公子不敢抵抗,就讓對方上船,不想對方上船之後卻突然發難!挾持了二公子以及我們的主船。副船眼見不妙,趁亂逃走,所以我在浯嶼隻接到副船,卻沒接到二公子的主艦!”
他的話也算簡略扼要,但這短短三言兩語間,李彥直就聽出了好幾個蹊蹺。第一個蹊蹺,是官船盤查。福建沿岸雖然衛所林立,但近年來這些衛所早淪落到收了錢就替海商海盜護航的地步!李介出海之前早打點過了,孝敬錢買路錢都沒少送,出去時一帆風順,怎麼回來時卻遇到了盤查?第二個蹊蹺是出事地點。衛所官兵的懶惰那是天下知名,平時他們連沿岸的例行巡察都不大樂意,怎麼會跨過海峽跑到澎湖附近去?
他這兩個念頭才閃過,蔣逸凡已道:“隻怕那夥人不是真正的官軍!”
李彥直道:“不是官軍?你是說那夥人是假冒的?可二哥怎麼會輕易放可疑之人上船?”李彥直深知自己這個已近而立之年的兄長經曆過不少風風雨雨,並不是第一次出海的初哥,對海上的奸黠之事懂得比自己還多,他怎麼會輕易相信對方並放對方上船呢?
兩人於這個問題都不解,因此便都向吳平望去。
吳平道:“據副船上的代舶主所說,那幾艘船確實是官船製式,雙方相遇時曾有過僵持,但主艦那邊一直沒傳來作戰的信號,副船也就沒動,後來雙方各自派小船交涉了兩次,主艦那邊才容那夥人上船的。那代舶主楊舟也是機兵營出去的人,以往並無劣跡,我和羽霆又盤查得甚明白,且隔離了他盤問了其他同船水手,才敢確定他並沒有說謊。”
李彥直皺起了眉毛道:“這麼說來,二哥一定是見到了可靠的印信,或者是別的什麼,見對方並無可疑,所以才容對方上船。誰知道對方上船之後卻出了事!”頓了頓問道:“不管他們是真官軍也好,假官軍也罷,總打有旗號吧?”
“有!”吳平道:“他們打的是鎮海衛的旗號!”
李彥直又是一怔,道:“鎮海衛,怎麼會是鎮海衛?二哥這次出海,是從浯嶼入海吧?那裏應該是永寧衛的地頭,怎麼鎮海衛跑了來?莫非他們是要盤查其它從漳、潮入海的船隻,結果誤中副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