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幫助對方把情緒發泄出來

最好的勸解方式就是傾聽,當對方情緒正激烈的時候,最好還是任由對方把情緒發泄出來吧。因為,人在氣頭上的時候,並不是討論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好時機。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靜靜地傾聽對方,千萬不要還擊。為了能夠讓對方的情緒穩定下來,應引導對方將理由講清楚,讓對方繼續將情緒發泄到最好一刻。

(3)用行動化解衝突

談判中,個人情感的輸贏其實是次要的,真正的利益之爭還是在金錢方麵。

所以,有些時候,在處理雙方情感衝突的問題上,一些適當的行動則是快速處理雙方不和,恢複雙方友好關係的方法。所以,在緩解情感衝突時,有些象征的體態語言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使局麵發生逆轉的作用,如,與對方握手,贈送一份小禮物,表示請吃飯,等等。經驗豐富的談判者認為,用行動表示道歉是談判中成本最少,而回報最高的投資。

紐約的迪巴諾麵包公司,遠近聞名。他們的麵包各地暢銷,可是附近一家大飯店卻沒有向這家公司買過一隻麵包。

公司經理及創始人迪巴諾希望打開一個局麵,因此,他每周都去拜訪這家飯店的經理,一直堅持了4年多,真可謂窮追不舍。迪巴諾絞盡腦汁做了種種努力,如參加飯店主持的各種活動,以客人的身份住進飯店,等等。可是即使如此,一次又一次推銷麵包的談判都以失敗而告終。

迪巴諾意識到問題的關鍵是找到實現談判目的技巧。他一改過去的做法,開始對飯店經理本人非常關注起來。他調查了飯店經理的愛好和熱衷的事物。他了解到飯店經理熱衷於美國飯店協會的事業,是協會的會長。於是,他一直堅持參加協會的每一屆會議,不管會議的時間、地點如何。並且。迪巴諾下功夫對該協會做了較透徹的研究。他再去拜訪該飯店經理時閉口不談麵包的事,而是以協會為話題,大談特談,這果然引起了飯店經理的共鳴。他神采飛揚,興趣濃厚,和迪巴諾談了35分鍾有關協會的事項,而且還熱情地請迪巴諾加入該協會。

這次“談判”結束以後,沒有幾天功夫,迪巴諾就接到了該飯店采購部門打來的電話,請他把麵包的樣品送去。這個消息著實讓迪巴諾驚喜萬分。飯店的采購人員也好奇對迪巴諾說:“我真猜不透你使出什麼絕招,還沒有和我們經理坐到談判桌上就贏得他的信任呢?”

迪巴諾的之所以能夠談判成功,正是運用了飯店經理的情緒條件。他用對方感興趣的事物點燃了對方交談熱情,再加上自己的堅持不懈,終於達到了無形中完成談判的效果。由此可見,在談判中,情緒的影響有多麼重大。所以,當談判遭遇瓶頸的時候,千萬不要退縮,而是應該盡量克服不利情緒對談判的影響,爭取用好的情緒達到對自己有利的一麵。迪巴諾就是明智地找到了打動飯店經理的談判策略,否則的話,恐怕他仍跟在飯店經理身後窮追不舍,而且這種持久戰不知要打多久呢?

在一家服裝店裏,一對老年夫妻挑選了一件肥大的上衣,售貨員見老人挑的這件衣服過於肥大,就說:

“這件衣服您不能穿。”老人感到奇怪,就隨口問道:“怎麼不能穿?”售貨員說:“這件衣服能把您倆裝起來”。

老人一聽,不高興了,怒氣衝衝地質問道:“什麼叫裝倆?你這是賣衣服的呢,還是賣棺材的?”

售貨員原本是好意,覺得衣服過於肥大不適合這位老人穿,但是,由於說話不得體,而導致了老人情緒的變化。這樣的話,生意是很難再挽回了。可見,個人情感在交易中是如何得重要。

作為談判者,必須認識到,尊重對方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談判順利進行的必循法則。談判雙方是對不同利益感興趣的主體,於是,雙方之間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談判是否能夠順利進行和今後是否還能繼續合作。

談判雙方互相尊重各自的感情和情緒,建立起良好的關係是所有談判者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談判雙方的良好關係會使談判雙方避開衝突性的利益而尋找共同性的利益;相反的,對立的關係會使人斤斤計較、寸步不讓,拘泥於各自的立場拒不退讓,這大大削弱了談判成功的可能性,除利益關係外,樹立重視談判者之間關係的談判意識,有助於談判者有協調雙方的利益矛盾,建立長遠的合作關係。這樣做不僅增加了達成協議的可能性,且為以後的往來交易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