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30日至1994年12月31日經過七輪談判磋商未果,美方態度僵化,談判破裂。
1994年行將結束,坎特單方宣布1995年2月4日若不滿要求,將對中國製裁,製裁內容為28億美元的貨物征收100%懲罰性關稅。中方隨後表示進行貿易報複,包括限製對美各項貿易。
宣布報告後一個多月,雙方又坐到談判桌前麵。此輪談判中方表現出極大的誠意,就專利、商標、版權的等多方麵的問題進行廣泛的深入地討論,但由於美方不斷提出新的要求,超出談判範疇,即使中方表現出極大的靈活性,談判依然無法繼續,1995年2月3日,中美知識產權再度破裂。
1995年2月4日,坎特公布10.8億美元的貿易報複,計劃2月26日生效,我方也公布貿易報複清單,貿易報複戰一觸即發。
1995年2月5日美國貿易大使坎特致函中國外經貿部部長吳儀,邀請她赴美國華盛頓談判,吳儀同誌要求談判在中國北京舉行,雙方於2月15日在北京達成協議,此時離貿易報複僅餘11日。中方堅決駁回美方企圖幹涉司法、立法和國家主權,在知識產權保護,打擊侵權等做出重申與讓步。
中美雙方經過長達八輪的談判才最終達成一致的意見,足見談判含金量之高。美國人屬於不追隨權威、不受傳統觀念影響的群體,尤其是美國人談判時候所表現出來的自信,更是其他談判者所不能比的。也正是美國人充滿自信的談判,才使得中方在中美知識產權這一談判中也做足了功課。中國人同樣自信,但是,中國人在原則問題上會表現得相當固執,這也是自信的一種表現,也正是因為中國人談判中的這種固執的自信,使得中方終於取得了談判的勝利。
10.3取悅對方
談判者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談判對方似乎不願意與自己進行談判,或者因為談判過程中發生不愉快的事情而不希望談判繼續。對方往往會生硬地拒絕說:“我們現在正忙著與另外一家公司進行談判,沒時間應付你們。”
對方這樣回答,有可能是真的在忙於其他的事情,沒有時間接待你。但是,也有可能隻是他們的借口,不願意再跟你們談下去。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定要耐心等待、主動告辭,或者可以試著詢問對方在為什麼事情著急,詢問是否可以幫助對方。如果對方真的是故意避開你的話,最好馬上告辭,回去以後再想辦法調整雙方之間的關係,不要自找沒趣。
談判過程中,雙方持不同觀點,發生爭執是在所難免的。重要的是,一定要想辦法取悅對方,盡快化解這種僵硬的局麵,以免使整個談判麵臨崩潰。取悅談判對手並不是要做出無謂的讓步,而是在適時的情況下對對方的意見或者方案表示讚同,然後尋找機會進行反撲。
某食品公司同某產包裝供應商進行談判,雙方談判代表各不相讓,談判進入白熱化局麵。食品公司的談判代表對產品包裝問題發表了一些自己的意見,說:“我們公司也並不一定隻有貴方一個選擇,何況,貴方的工作效率如何,我們也並不是很了解。”食品公司的談判代表之所以這樣說,其實隻是為了降低對方的報價。沒想到,產品包裝供應商的談判代表有些生氣,說對方根本不懂產品包裝的問題,並且說自己公司每年接到的訂單有多少多少。
食品公司的談判代表感覺自己剛才的言語是有些咄咄逼人,於是改換語氣說:“是的。我在產品包裝上當然是外行了。不過,按照剛才您所說的數字來算,即使貴方所有員工全年加班,似乎也並不一定可以完成工作啊。”
產品包裝供應商的談判代表吱唔地說:“可是,也……也有些人因為一些原因改變主意的。”於是,食品公司的談判代表馬上抓住對方的這一點,一步步誘導對方說:“那大概有沒有10%的訂單是沒有完成的呢?”對方回答說:“可能還要高一些。”“高多少?”食品公司的談判代表步步緊逼。最後,對方隻能回答說:“大概30%左右吧。”對方感覺無路可退,緊接著辯白說:“他們會到公司進行聯係,但是,有的時候還是會改變注意……”說到這裏,對方突然停了下來,他意識到,自己已經上了對方的當了。
食品公司的談判代表笑著說:“謝謝您的提醒。我想,我們還要回去跟公司高層商量一下,除非,貴方願意降低報價。”最後,產品包裝供應商方麵隻好答應了對方的要求,在原來報價的基礎上又下調了0.3%。
在談判中,以正麵說理有時候會難以奏效,所以,最好可以采取一種先取悅對方的迂回戰術,同對方巧妙周旋,抗衡到底。對方一旦因為驕傲就很容易疏於防範,露出破綻,這個時候,己方就有機可乘了。
一天,一位容顏姣好的女子走在路上。突然,她發現後麵有一個男子一直緊隨其後。男子看上去很令人生厭,女子心生一計,她回頭嫣然一笑,問道:“你為什麼老跟著我?”
男子笑道:“因為你太美麗了,我一眼就喜歡上你了,對你是一見鍾情,你可以答應跟我做朋友嗎?”女子回答說:“謝謝你的誇獎,在我後麵走的姑娘是我妹妹,她比我更美。”“真的嗎?”男子非常高興,馬上回過頭去找,但卻沒有看到比女子更美的人了。他知道上當了,又去追趕那位女子,質問她為什麼騙人。那位女子回答說:“不,是你騙了我,如果你真心愛我,那麼為什麼去追另一個女人,經不起考驗,還想跟我交朋友,請你走開!”男子被說得麵紅耳赤,訕訕地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