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選你所愛,愛你所選(1)(1 / 2)

不值得定律是指人們認為不值得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這是人們普遍的心理反應,人們往往會因為自己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會對這件事保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這樣一來,不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為人做事重在心態,心態不端正,能做好的事情也做不好。這個世界上的事情本來不能用“值得”或者“不值得”來衡量,但是由於每個人價值觀的不同,讓很中性的事情變得有了屬性。

理解並發展這個定律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讓人們從事自己認為值得的事可能更容易成功!

不值得定律

有人將不值得定律用最直觀的語言表述出來: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看上去這個定律似乎再簡單不過了,但它的重要性卻往往被人們疏忽。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會保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不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但實際上,如一個人做了自己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他往往不能把這個事情做好。這體現的是一個心態問題,就像《世界上最經典的人生定律》中介紹蘑菇定律那一節中提到的大學生一樣,他們認為他們做的是一些打雜、跑腿的事情,認為這些事情不值得做好,那麼他們也就不可能把這些事情做好。長此以往,人們會以為他連打雜跑腿的事情都做不好,就更不會將重要的事情委任給他。正是由於“不值得定律”這個由頭,使他們的人生走向了惡性循環……

那麼什麼樣的事情能讓人認為是值得做的事情呢?一般而言,這取決於3個因素。

1.價值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如果他做的事情符合他的價值觀,他就會滿懷熱情的去做。如果一個人所做的事情,不符合他的價值觀,那麼他就認為自己做了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一定不會做好。

每個人性格不同,所以帶來的個性和氣質也會不同,讓一個活潑的人去做嚴謹和枯燥的會計工作,那他一定認為這是不值得做的,因為這不符合他的個性和氣質。

2.現實的處境

同樣一份工作,在不同的處境下去做,給我們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企業,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雜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認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為領班或部門經理,你就不會這樣認為了。

總結一下上麵的三點,我們可以很容易得出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適合我們的個性與氣質,並能讓我們看到期望的工作。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備這三個因素,你就要考慮換一個更合適的工作,或者改變自己的心態,努力做好它。

因此,對個人來說,應在多種可供選擇的奮鬥目標及價值觀中挑選一種,然後為之而奮鬥。要麼選擇你所愛的工作,要麼你就愛你所選擇的工作,總之,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不然很難激發自己的奮鬥毅力。我們個人的選擇和企業的選擇有共同之處,企業用人要分析每個人的性格特性,合理地分配工作。例如讓成就欲較強的職工單獨或牽頭來完成具有一定風險和難度的工作,並在其完成時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讚揚;讓依附欲較強的職工更多地參加到某個團體中共同工作;讓權力欲較強的職工擔任一個與之能力相適應的主管。同時要加強員工對企業目標的認同感,讓員工感覺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這樣才能激發職工的熱情。

對於我們個人而言,我們則要將自己的重心放在自己認為值得做的事情上,如果你現在做的是一件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那麼你隻有兩種選擇,你要麼放棄不做,要麼擺正心態將其做好!

值得做的事就把它做好

“不值得定律”告訴我們,在做事之前要想清楚,準確選擇那些值得做的事。按照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做正確的事”而不是“把事情做正確”。放棄那些看似很有誘惑力、實則對我們自身不利的選擇,然後再輔以正確和科學的方法,集中主要精力和時間做好“值得”做的事情,這恐怕是每一位成功者都遵循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