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持公平性,決賽的題目都是由校長來出,也隻有校長一個人知道這個題目。校長把參加決賽的6名選手帶進了教學樓第一層,指著6間教室,說:“你們現在分別去這6間教室裏,門外有人把守。看你們誰能隻說一句話,就能讓門外的警衛把你放出來。不過有兩個條件:一、不準硬闖出門;二、即便放出來,也不能讓警衛跟著你。”校長說完,微微一笑:“好了,孩子們,請吧!”
6位學生按照校長指定的教室各就各位,他們都在思考著如何用一句話,就能讓警衛叔叔放自己走出大門。然而,3個小時過去了,沒有一個人敢利用這寶貴的“一句話”。就在這時候,有個學生很慚愧地低聲對警衛說:“警衛叔叔,這場比賽太難了,我不想參加這場競賽了,請您讓我出去吧。”警衛聽了,就打開了房門,讓他走了出來。看著這個臨陣退縮的小家夥垂頭喪氣地走出了大門,警衛惋惜地搖搖頭。
然而當這個小家夥走出大門的時候,又折轉回來了,他走到大廳裏,對校長說:“校長,您看,按您的要求,我辦到了!”校長伸出手一把抱住了這個孩子,高興地說:“孩子,你是這次競賽的勝出者!你是最聰明的!”
這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孩子,他用自己的智慧在競爭中獲得了勝利。在校園中運用智慧可以贏得比賽,而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智慧,不僅可以贏得“比賽”,還可以獲得財富或者其他東西。
20世紀90年代,北京的一條街道上,同時住著三家裁縫,手藝都不錯。可是,因為住得太近了,競爭非常激烈。為了提高自己店的知名度,從而搶到更多的生意,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點子,掛塊有吸引力的招牌來招攬客戶。
第一個裁縫在自己門前掛的招牌是:北京城裏最好的裁縫!
另一個裁縫看到了這塊招牌,覺得自己也不能輸給他,連忙也寫了一塊招牌,第二天也掛了出來,招牌上寫的是:全中國最好的裁縫!
第三個裁縫眼看著兩位同行相繼掛出了這麼大氣的廣告招牌,搶走了很多生意,使自己家的生意越來越差,心裏很是著急。這位裁縫為了打什麼樣的招牌而茶飯不思,他想:“一個說北京最好的裁縫,另一個說全國最好的裁縫,他們都大到這份上了,難道我能說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裁縫?這是不是有點兒太虛假了?”正在這時候,放學回來的兒子看到父親在發愁,就問他怎麼了,知道原因後,他告訴父親,或許掛這麼一個招牌會更好。
第三個裁縫掛出了他的招牌,果然,這個裁縫從此生意興隆。
招牌上寫的是什麼呢?原來第三塊招牌上寫的口氣與前兩者相比很小很小:本街最好的裁縫!
“本街”最好,就是這三家中最好,聰明的第三家裁縫沒有再向大處誇自己的小店,而是運用了逆向思維,在選用廣告詞時選了在地域上比“全國”
“北京”要小得多的“本街”一詞。這個小小的“本街”卻蓋過了大大的“北京”乃至大大的“全國”。
現代社會的競爭,其實就是智慧的競爭,一個擁有智慧的人,就能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真情百葉窗:懂得感謝你的對手
籃球明星喬丹退役的時候感謝了很多人,其中首先感謝的就是自己的對手,因為正是對手,才讓他不斷努力,成為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籃球巨星。
競爭產生對抗,對抗很容易產生敵意,然而,我們要向那些優秀的運動員學習,場上是對手,場下是朋友。甚至,要從心裏有一種感恩之心,因為正是對手的不斷“追擊”,才使我們一天天進步。
社會上很多人都把對手看做心腹大患,是異己、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馬上除之而後快。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人生知音易得,但強勁的對手卻不易得,能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反而是一種福分、一種造化,因為一個強勁的對手會讓你時刻都有危機感,會激發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