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進退有度,寵辱不驚(2)(2 / 3)

人皆有惰性,一旦條件優越,就難免不思進取。然而,一個人要想在異常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不被淘汰,還是有一點兒生存危機的好。這樣就可以未雨綢繆,主動出擊。我們越是能多一點兒生存的技能與智慧,對未來就能多幾分機會與把握。

一隻野狼臥在草上勤奮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對它說:“天氣這麼好,大家在休息娛樂,你也加入我們隊伍中吧!”野狼沒有說話,繼續磨牙,把它的牙齒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問道:“森林這麼靜,獵人和獵狗已經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處徘徊,又沒有任何危險,你何必那麼用勁磨牙呢?”野狼停下來回答說:“我磨牙並不是為了娛樂。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獵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時,我想磨牙也來不及了,而平時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時就可以保護自己了。”

以上這個故事也是藍斯登原則的一個寫照,從藍斯登原則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啟示,做事應該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這樣在危險突然降臨時,我們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書到用時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實學問,臨時抱佛腳是來不及的。有很多人平時抱怨沒有機會升遷,而當升遷機會來臨時,他們又悲歎自己平時沒有積蓄足夠的學識與能力,以致不能勝任,後悔莫及。

真情百葉窗:切忌得意忘形

人性有一個弱點,就是得意忘形,失意變形。我們要想成功,就必須克服人性的這一弱點。也就是說當我們得意的時候,一定要淡然,不可忘形,要以平和之心對待,否則,得意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失意。這也是藍斯登原則給我們的警告。

在與人交往時,我們一定不能因為得意而忘形。得意忘形,不僅會招致他人的反感,而且會顯露出自己的淺薄。有修養的人是不會炫耀自己的,他很清楚一個人的人格品行和做事能力,別人隻要觀察一下就可知道,用不著自己去顯擺。

一位企業家曾這樣講過:“當你經過千辛萬苦使你的產品打開市場的時候,你最多隻能高興5分鍾。因為你若不努力,第6分鍾就會有人趕上你,甚至超過你。”

當我們得到提升或受到嘉獎的時候,不要自鳴得意,而是要好好學一番涵養功夫,把自己那因升遷而引起的過度興奮壓平才好。我們可能已經擬定了一個非常嚴謹的人生奮鬥計劃,有些目標可能是很完善的,但在我們沒有實現這些目標之前,稱讚或褒獎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也許我們在實行一個計劃時,一著手就大受他人誇獎,但對這些誇獎,我們必須一笑置之,繼續埋頭苦幹,直至實現目標。

美國“汽車大王”福特曾說:“一個人如果自以為已經有了許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麼他的失敗就在眼前了。”許多人一開始奮鬥得十分起勁,但前途稍露光明後便自鳴得意起來,於是失敗立刻接踵而來。

人生處在順境和成功之時最容易得意忘形,終致滋生敗相,正所謂“樂極生悲”。看過特洛伊戰爭“木馬屠城記”故事的人,都會記得特洛伊是怎樣被毀滅的。

特洛伊人與入侵的希臘聯軍作戰,雙方互有勝負。後來聯軍中有人獻計,假裝全部撤退,隻留下一匹大木馬,並將勇士藏在馬腹內,其他的主力部隊則躲在附近。特洛伊人望見遠去的聯軍,以為敵人真的撤退了,於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將木馬拖入城內,歌舞狂歡,飲酒作樂。當他們在睡夢中時,木馬中的聯軍戰士紛紛跳出來,悄悄打開了城門。裏應外合之下,特洛伊城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