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進退有度,寵辱不驚(2)(1 / 3)

要想在職場上生存,必須有較強的危機意識。甲探險者明白要想獲得生存的機會,就必須比對手跑得快,而跑鞋是探險者求生的武器;乙探險者麵對跑得飛快的老虎,卻采取了坐以待斃的消極態度,沒有危機感隻能潰敗。

數十年前,高中畢業的張女士頂替父職到某企業工作。她先後當過工人、車間調度、總公司辦公室收發兼檔案管理。飽經風霜的她任勞任怨。可後來企業經營不景氣,單位不斷進行機構改革與調整。那時,她猛然意識到自己年齡大、學曆低,又無專長,絕對不是不可缺少的人,下崗的憂患時刻威脅著自己。她思慮再三,決心在短期內掌握一技之長。

平常在工作中張女士經常要幫打字員校對文稿,在工作中她發現那位打字員不僅打字速度慢,而且錯漏百出,校對後還要耗時修改,工作效率很低。公司裏的幾位老總都對其不滿。看來,換人是遲早的事。

於是,張女士利用空閑時間苦練電腦打字技術。這對40多歲的張女士來說確實不容易。經過大半年時間的刻苦學習,她的電腦錄入速度提高到每分鍾50字,而且準確率相當高,幾乎可以免除校對了。而且經她排版後的文件每一頁都美觀大方、文字疏密有致,令人讚不絕口。

再後來,一位檔案管理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接替了張女士的工作,張女士則被聘為辦公室打字員。那位比張女士年輕10多歲的前任則無可奈何地下了崗。

由此可見,想在這個社會上贏得一席之地,就必須要養成居安思危的習慣。如果做一份什麼人都可以做的工作,而又不思進取,那麼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人淘汰了。

身在職場,我們必須牢記藍斯登原則,時刻保持危機感,做一個能持續保持工作激情的前行者。也許,我們沒有超強的工作能力,也許,我們對勝任眼前的工作還不夠把握,但是,隻要我們有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對於領導沒有安排的工作,也都提前考慮和做了相應的準備,那麼,我們就起碼具備了在企業中的個人競爭力。

在職場中,保持一段時間的工作激情並不難,但要堅持做到工作積極主動和不斷進取,在工作中邊學習邊提高卻並不容易。這要求身處職場的我們,必須時時保持危機感,經常冷靜審視自己,對自我進行評估,客觀分析職業危機感的風險和所采取的應對措施,不斷積蓄、戒驕戒躁、居安思危,以積極平和的態度給自己鋪一條平衡發展的職業之路。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常言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它告訴我們,人要時時保持警惕,不能因安於現狀,而耽誤了長遠的發展。

在動物界,狼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如果讓狗與狼單打獨鬥,那輸的肯定是狗。雖然狗與狼是近親,它們的體型也難分伯仲,但為什麼敗的總是狗呢?因為經人類長期豢養的狗,不麵臨生存的危機,狗的腦容量大大小於狼。生長在野外的狼,為了生存,它們的大腦被很好地開發,不但有良好的創造性,而且有著異常的生存智慧。

其實,動物如此,人類又何嚐不是這樣呢?克羅克是美國頗負盛名的麥克唐納公司的老總。有一段時間,公司出現嚴重虧損,克羅克發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公司各職能部門經理總是習慣於靠在舒適的椅背上指手畫腳,把許多寶貴時間耗費在抽煙和閑聊上。於是,他派人將所有經理的椅背都鋸掉了,逼他們離開了舒適的椅子。開始,經理們不解、不滿,不久他們悟出了克羅克的良苦用心,於是紛紛深入基層實地調查、處理問題。他們的行動影響和帶動了全體員工,公司短期內就扭虧為盈。椅背鋸掉了,惰性的溫床便不複存在,人的活力與創造力被激發,公司效益隨即扶搖直上。這一良性循環的規律同樣也適用於其他領域,尤其是人生奮鬥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