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成功就是把複雜事物簡單化(1)(2 / 3)

很多時候,我們讓簡單的事情變得越來越複雜,最後走到連自己也理不出頭緒的地步,從而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標。

複雜並不代表智慧,它不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也不能幫我們實現更多的價值;簡單也不代表愚蠢,它會讓我們目標明確,更容易成功。

人類社會自從進入資本市場之後,開始快速的發展,資本市場幾十年的勞動成果幾乎達到了人類之前所有階段勞動成果之和。這一方麵說明人類進入了更高的文明階段,另一方麵也說明,人類的發展讓地球的資源加速枯竭。世界人口不斷增加,全球環境問題越來越嚴峻,人與自然的矛盾空前激化。複雜的科技使人類獲了更多的勞動成果,卻使地球的資源病入膏肓,子孫後代的發展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而之前社會的簡單生活,雖然沒有更多的物質,但是卻保持了可持續發展的可能,而現在,很多有前瞻性的科學家都在反思科技進步帶來的嚴重後果,在思索我們能給後代留下多少可供發展的資源……

關於人類發展的問題似乎離我們普通人很遙遠,但是這卻與我們息息相關,人們的生活並沒有因為經濟的發展而變得輕鬆,而是變得更加緊張和沉重。人們為生活奔忙,為工作壓力所累,休息和休閑時間越來越少。所以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複雜並沒有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好處,而是讓我們更加忙碌、更加煩惱……

即使我們的物質生活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富足和舒適,但是我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卻越來越差,我們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財富,然而自己卻成了這些巨大財富的奴隸。

現在所有的機構都麵臨著這樣的問題,機構組織在不斷膨脹,製度也越來越繁冗,文件越來越多,效率越來越差。

如果你在大公司工作過,你就會知道,甚至連公司的上層領導,都不能說出公司所有員工的具體人數,很多領導連直屬機構的人都還認不全。這樣的公司,怎麼可能達到有效的溝通,從而減少無謂的勞動?如果一個公司隻有10個員工,他們可以實現麵對麵的交流,而如果公司有一萬名員工,並且分布在世界各地,要實現這一設想,簡直太難了。公司的員工越少,可以保持彼此的聯係程度越高;公司員工增多,相互交流會出現障礙;員工數目膨脹,彼此之間的相互交流會變成不可能。

既然麵對麵交流是不可能的,那麼要實現有效的溝通,就要花費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來協調,需要更加複雜的係統來支持,假如10個人的溝通需要一個人來協調,那麼一萬人的溝通就需要1000個人來協調……而這隻是公司管理中關於人員交流這一項製度所花費的人力,其他製度相加,可以得知有多少人在為了管理而工作,又有多少人是在真正為實現利潤而工作……

在大公司工作過的人都知道,隻要是召開高層會議,就需要下麵的員工準備厚厚的資料,任何一份計劃,都不是以字來計算,而是以頁來計算,似乎頁數越多,計劃就會越有“分量”。但實際上,這樣的計劃對於市場來說,簡直就是一堆廢紙……

2000多年前,蘇格拉底站在熙熙攘攘的雅典集市上感歎:“這兒有多少東西是我不需要的!”很多人都在為很多自己並不需要的東西而努力和奮鬥,他們還沒有認清自己到底需要什麼!複雜隻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迷惑,就像很多人追求幸福一樣,以為有錢了就幸福,其實並不是這樣。看看那些有錢的人,有幾個敢說自己是幸福的?反而那些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雖然他們並不富有,卻敢於宣告“我很幸福”。

下棋是提高智商和鍛煉智商的遊戲之一,很多人都認為下棋是一件複雜的事情,但實踐證明,並非如此。諾貝爾獎獲得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機器人和棋王對決,機器人的“思維”極其複雜,每走一步都會考慮到這一步對後五步乃至後十步的影響,雖然機器人的“運算”速度要比人快得多,但它落子的速度卻比棋王慢很多,因為可供機器人選擇的招數有10的120次方那麼多,所以它總是“舉棋不定”,最終還是輸給了隻看後五步的棋王。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複雜的事情、龐大的信息量,對於人們來說往往都是沒有任何積極作用的,反而會讓你失去選擇的方向。很多時候“簡單”的道路,可能更容易幫我們實現自己的目的。

簡單更有力量

經過社會學家的調查發現,讓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似乎成了人的天性,任何組織和單位甚至可以具體到個人,都具有這樣一種特質。

所有的組織都會存在著日益複雜化的趨勢,甚至有些無能的領導把讓機構日益複雜作為自己企業發展的目標。在現實社會中,我們隨處可以發現,一個單純的公司一旦成功,他的領導者就開始忙著讓公司變得高深莫測,使其變得更加複雜,雖然賺到了比之前更多的錢,但最終卻發現利潤率越來越低,因為他們不得不為更加複雜的管理和機構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