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用創新迎接新時代(1)(1 / 2)

如果我們想有個非常成功的人生,如果我們想有個非常成功的公司,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創新精神。這個世界變化太快,我們需要張開雙臂,全身心投入到這一時代當中,學會用不同的方式去創造性地思考問題。

達維多夫定律

人類第一次見到飛鳥的時候,就夢想和鳥一樣在天空中飛翔。可是幾百萬年過去了,直到萊特兄弟飛上藍天的那一刻,這個夢想才得以實現。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但別忘了,真正製造飛機的是那些工人。也許那些工人還在抱怨:“我為什麼就不能發明飛機而隻會製造飛機呢?”但現實就是這樣,曆史總是遺忘那些花費了最大力氣的人。

蘇聯的兒童教育心理學家達維多夫也許看透了這一點,所以給那些可憐的抱怨者們留下一句話:沒有創新精神的人永遠隻能是一個執行者。這也是達維多夫定律的中心思想。

曾經有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在兩個玻璃瓶裏各放進5隻蜜蜂和5隻蒼蠅。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亮光的方向,而將開口朝向黑暗的方向。幾個小時之後,科學家發現,那5隻蜜蜂全部撞死了,而5隻蒼蠅早就飛出了玻璃瓶。

蜜蜂為什麼找不到出口呢?科學家發現,蜜蜂根據經驗認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於是它們死守這一老經驗,不停地重複著這種合乎邏輯的行動。對蜜蜂來說,玻璃瓶是一種神秘之物,它們在自然界中從沒遇到過這種透明而不可穿越的物質,而蜜蜂的智力越高,這種奇怪的障礙就越顯得不可理解和無法接受。它們每次朝光源飛,都用盡了全部的力量,被撞後還是不能接受教訓,繼續撞向同一個地方。同伴的犧牲並不能喚醒它們,它們在尋找出口時也沒有采取互幫互助的方法,更沒有采取其他新的嚐試。隻一味地朝著光源飛,至死不改。

而那些愚蠢的蒼蠅則對事物的邏輯毫不留意,全然不顧亮光的吸引,四下亂飛,結果誤打誤撞地碰上了好運氣——它們得以最終發現出口,並因此獲得了自由。

同樣的道理,在生活中,當我們原有的經驗已經與環境不相適應時,我們就不要死守以往的老經驗,而應當立即轉變思路,這樣才能更快地找到出路。社會在不斷進步,環境也在不斷變化,死守老經驗,不懂得根據事情的變化而變化的人,迎接他的將隻會是失敗。

一個董事長年事已高,想找人接班,可又拿不定主意是讓位給大兒子還是二兒子。董事長突然有了靈感,他告訴兩個兒子:前邊有兩匹馬,黑的是大兒子的,白的是二兒子的,誰的馬後到達終點,就由誰來接班。大兒子聽後在考慮如何比慢,而二兒子卻飛身跨上黑馬,迅速趕往終點。結果是二兒子最終接了班。

董事長作為公司的金字塔尖,主要負責戰略層麵的把握,老董事長很明白創新對於最高統帥的重要性,於是就想出來這個辦法。結果很明顯,二兒子更有創新突破的精神,而大兒子可能隻是一個好的執行者。老董事長的深謀遠慮由此可見一斑。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某種創新能力,隻不過被傳統和惰性所限製,難以發揮出來。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職業人士,就一定要勇於打破思維的慣性,跳出思維模型所造成的定勢狀態,去獲得常規之外的東西。

擁有億萬家財的美國人安妮塔·羅蒂克是個喜歡冒險的人。她嚐試過多種職業,做過不少生意,但最後都失敗了。一天,她在跟朋友聊天時突發奇想:“為什麼我不能像賣蔬菜那樣,用重量或容量的方式來賣化妝品?將化妝品花在精美包裝上的一大部分成本取消,一定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她馬上按照這個設想來運作,結果,她憑著這個新奇的想法取得了成功。

沒有開拓精神,不敢冒風險,就走不出新路,成就不了新的事業。創新是一個民族的不竭動力,更是一個企業的生命源泉。企業家與一般管理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具有創新精神和魄力。翻一翻工業革命兩百年近代史,無論哪個國家,那些創業成功者,都是殺出來的“黑馬”,都是在別人料想不到的地方,以別人料想不到的方式,取得了別人料想不到的成功。他們並不是先到哈佛大學或者斯坦福大學拿一個MBA,然後才成為企業家的。他們的能力是在創造性的工作實踐中培養、鍛煉出來的,這是最難能可貴的。

創新是企業成長原動力

現代社會是一個創新的社會,許多企業、許多商家都喊出過這樣的口號:“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達維多夫定律用在企業中,可以理解為:沒有創新,就會被時代淘汰;隻有創新,才能永遠站在時代的潮頭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