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我們儒家劍法!好啊,好啊,師兄快教我!”
淩雲隻覺得天上掉餡餅了一樣,聽到子遊打算教他儒家劍法,一下子高興的忘乎所以,直接蹦了起來。
“學劍需有靜氣,若是這般的性情浮躁,那你可是學不會的。”子遊看著突然就興奮起來的淩雲,無奈地搖了搖頭。
“好,好。我平靜下來了,平靜下來,平靜,平靜······師兄,好了,快教我吧。”
淩雲使勁地吸氣、吐氣,再吸氣、吐氣,反複幾次之後,終是將心中最劇烈的興奮之情給暫時按壓住了。
子遊看著淩雲那躍躍欲試的模樣,很是無奈,但還是向著淩雲講解了起來。
“劍,百兵之君也。諸多兵器之中,也唯有劍是最受人所愛的。君王佩劍,諸侯佩劍,臣子佩劍,士民佩劍,百姓佩劍,劍的使用,也是最廣泛的。”
“百家正道有人用劍,邪魔外道也有人用劍,故此,劍沒有正邪之分,唯人有善惡之辨,用之正則正,使之邪則邪。”
“劍道之分,也甚是繁雜,有王道之劍,威道之劍,俠道之劍,也有殺伐之劍,無為之劍,仁道之劍。甚至邪魔外道亦有魔道之劍,嗜血之劍等等。”
認真聽著子遊介紹劍和劍道,淩雲的心情很快便不再激動難耐。
“子遊師兄!老是聽說‘邪魔外道’,但是究竟什麼是‘邪魔外道’呢?”
淩雲乘著子遊說話停頓的空閑,疑惑地問道。
“嗯,這其實本是兩個詞,‘邪魔’和‘外道’,‘外道’是指那些修行所使用的不尋常手段,但是往往這些手段都有違天和,濫造殺孽,外道中人也都大多性情淫邪,多已墮入魔道,故而稱之為‘邪魔外道’。”
子遊耐心向淩雲解釋完畢,頓了頓又道。
“好了,說遠了,還是繼續講劍道吧。我們儒家劍法行的乃是仁道,是仁道之劍,也叫君子之劍,不重爭鬥,重在修身,意在養性,劍道即為人道也。”
“儒家劍法本脫胎於書法,鐵畫銀鉤,飄逸有骨,一式即一筆。觀我儒家弟子之劍法高低,便可得知其人書法之高低,二者互為相通。因書法重意,故而儒家劍法也重意而不重式。”
“我舞幾遍,你看看能從中發現什麼。”
子遊持劍走到院子裏,拔出腰間佩劍,開始演示起來,劍招不快,但是劍身遊走之間,劍光呈流水一般劃過,極富韻味。基本都是守式,很少有主動刺出、砍出的進攻招式,這倒是挺符合仁道之劍的說法。
“等等······這是?······師兄!你在寫一個‘正’字!這套劍招就是一個正字!難道······”
淩雲認真地看著劍招,等到子遊舞第三遍的時候,他好像發現了什麼,突然驚叫道。
“嗬嗬,看來你的劍道天賦,比我想得還高啊,才舞第三遍你就能看出來,實屬不易。沒錯,我這套招式舞的就是一個‘正’字,儒家劍法千變萬化,沒有固定招式,按理說有多少字,便會有多少變式,但是能把多少書法融入劍招,就全看你的悟性了。”
子遊見淩雲已經看出了其中奧妙,便也就不再演示,收劍歸鞘。
“千變萬化,這麼厲害!那我儒家劍法豈不是各派之中最厲害的了?”
林雲不禁又激動了。
“嗬嗬,豈敢言此。劍道一途,高手輩出,各家各派,誰敢言劍法之高低?都不過是參悟之深淺罷了,天下人盛譽的十大名劍,其使用者皆是劍道高手。除去他們,亦有許多世外高人隱於山野之中,雖不為人所知,但也確是一代宗師。”
聽著淩雲略顯天真的話語,子遊不禁笑道。
“十大名劍?”
“十大名劍也隻是一個說法罷了,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排名,隻是人們見這些由鑄劍大師耗費心血打造出來的神兵利刃,威力巨大,便把它們合在一起說而已。”
見淩雲對十大名劍很是疑惑,子遊耐心地解釋道。
“十把劍中,我儒家也有一把。‘湛瀘’,是師父的佩劍。但是畢竟師父年事已高,所以,‘湛瀘’已經很久沒有出過鞘了。不過這些年,師父對我儒家君子劍道的感悟卻是越來深了,如果不是去年患了那場病,他老人家恐怕在劍道上已經更上一層樓了吧······”
說到這裏,子遊不由得神情黯淡下來了。
“那師兄你呢?你也一定很厲害吧?”
淩雲很是期待地看著子遊,子遊卻是笑了笑,並不回話。
“好了,就說到這裏,演示你也看過了,我將你領進了門,能領悟多少,就全看你自己了。書劍互通其意,你自己慢慢練習吧。”
子遊說罷便走了,隻留下一臉思索的淩雲站在院子裏。
“書劍,互通其意······書法······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