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無聊透頂的最後掙紮(1 / 3)

早在12月中旬,在學校當官的所有學生,就開始忙碌起來。無數物料、無數人力、無數彩排、大把大把的錢……其實十來天遠遠不夠,光遊藝活動裝飾用的氣球,十個學生都得吹兩天,而且不能有任何間斷,最終把一個專門騰出來能容納百人上課的教室堆得滿滿。

如我等這樣的學生會頭頭們,看上去精明了得,每件事情,甚至領導左胸上戴的胸花要什麼顏色、幾朵,都能清清楚楚寫在紙上,記在腦海。可又極端缺乏嚴謹的辦事作風,典型的想起哪一出就去幹哪一出的嚴重漏事作風。於是,下邊的學生部長和各部成員們,在每年12月31日到來的前三四天,真的能夠跑斷腿。幾十年下來,也確實有太多的學生幹部,在為學生會跑腿的過程中在路上出車禍了,甚至累死了。

如果頭頭腦腦們再想一個花樣,比如,在學校的大禮堂和正大門往裏走一百米大轉盤前,擺滿慶祝元旦的鮮花,再弄幾個喜迎新年什麼的“白天鮮豔,晚上透亮”的亞克力發光字,那普通的學生官員們,想光榮殉職的心都有了。那時不比現在,都得學生們一把手一把手抬來裝好,頂多有一輛小三輪做伴。那時學校裏的印刷設計公司,都是牛到天上去了,不僅不給你出力,做任何事,都得學生們求爺爺告奶奶地說好話。什麼都不說了,誰讓人家是校領導的親戚呢?

元旦慶祝在31號下午兩點開始,這也是全校學生往學校裏狂湧井噴的時刻。這時候,校園的交通要道(當然是用來走人的)兩旁的牆上、樹下,到處拉起了鮮豔好看的長繩,繩上掛著寫好的一條條燈謎。材料是各種顏色的紙,裁成五厘米寬,三十厘米長的樣子。保守估計,至少掛了有兩萬條。

燈謎規則很簡單,你要覺得自己確實猜中了哪一條燈謎,就把哪一條燈謎扯下來,三點半到五點半,到指定地點拿兌獎券,兌獎券也達兩萬份之多。都是A4紙打印好,蓋上校學生會的章,再裁好,分發到各院學生會。

同誌們,你想一想這龐大的工作量,該累死多少學生會的官們啊。但正是他們的辛苦努力,讓盛大的元旦活動做到了全校兩萬多人,人人參與,人人有獎。

上大三之前,有時候,應該說是每逢元旦的時候,我也想:校領導也真逗,往每個學生飯卡裏打十塊錢,或者直接發禮品下去,不就得了嗎?上大三後,我就想通了,如果真那樣,滿足感、喜悅感、幸福感,就全他娘的沒有了。還是校領導英明。

不要擔心有搗亂的人,你要明白,至少對於大一的學生們來說,大多數人還是想加入什麼學生會、社團的,好歹能拿幾個德育分,讓自己評獎學金時優勢大增。你還別小看這幾分,就因為這幾分,哥每年都看到好多原來排名三十多,一加上這幾分後,馬上高漲進前十,輕鬆取走二等獎學金的。

獎學金可是真金白銀。漢語言文學,是師範類專業,本著普及所有未來光榮人民教師的策略,人人有份,份額相差不大:一等獎學金一年獎兩千,二等一年獎一千二,三等八百,四等四百。如果換成別的專業,比如新聞出版專業,那就相差甚遠了,全班隻有十幾個人能拿到獎學金:一等八千,二等五千,三等三千,四等一千五,大部分人幹瞪眼,沒有獎學金哦。

這時候,你說學生幹部的魅力大不大,大不大?

現在難說,但在2003年9月入學,一個月夥食費普遍二百,甚至一百五就搞定的年代,絕對是一大魅力。

這些大一學生中的積極和優秀分子,就充當起了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警察作用,你想亂撕、多撕一張燈謎紙條,簡直就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且,大一的這些小子們,絕對是六親不認的公正嚴肅派。你敢亂撕,他就真敢把你扭送到院或校學生會去丟臉,而且,一個人出事,方圓二十米馬上就圍了過來,你再能打,打得過二十個精力充沛的大一小夥兒嗎?

於是,單身的,乖乖撕一條,帶男友女友的,就乖乖撕兩條,成群結隊的,就撕成群結隊條。三點半之前,保證一條不剩了,剩下的,都被站崗的人拿去兌獎了,甚至樹上牆上的繩索,地下掉下的紙屑,也已被收拾得幹幹淨淨,你不得不佩服大學學生會的執行力。

這時候,各學院學生會和校學生會辦公室門口前就炸了鍋。我沒當上學生會幹部的第一年,非常熱衷於此,覺得興奮得不得了,拿到兌獎券,換一塊橡皮、圓珠筆、小本子啥的,覺得寶貴得不得了,還舍不得用,收藏起來。

但從第二年開始,我就轉性了,因為我成了一個大部的部長,學生會也就九個部門吧,我主管的那個是麵子和輿論部門——宣傳調研部。我轉性後就想不明白,也看不起這些人了。丫的!就為了一張破兌獎券,全校兩萬多號人,都跟上早市買菜的大媽大爺一樣,全湧了上來。

負責發兌獎券的,跟燈謎時站崗的那些大一學生一樣,但顯然又不一樣。每個發兌獎券點,一般隻有八個人,一個人負責核對,一個人負責收紙帶,發兌獎券,形成四對效率高得不得了的小團隊。這八個人,就是從上百號(這是校學生會)或者幾十號(這是各個院學生會)裏脫穎而出得到他們直屬領導大二學長,也就是學生會小頭頭們(一般是部長,即部門負責人,院學生會麻雀雖小,但顯然也要向校學生會看齊,同樣有九個部門,這九個部門比較尷尬,既受院學生會頭頭腦腦的管理,又要受校學生會相同部門的管理,兩頭都得罪不得,隻得兩頭都不是人)的青睞,未來可以搖身變為小頭頭。

開始的時候,發兌獎券的人還問一下拿燈謎條幅的人,燈謎謎底是什麼,黑壓壓的一群人也樂得看熱鬧,反正學校明天放假一天,今天下午沒課。但在問過幾十個人以後,實際上是人們等待二十分鍾後見隊伍還很緩慢的時候,人群就開始憤怒了。眾怒難犯,於是,四對高效率的團隊立馬顯現,收條,給兌獎券,同時把條扔到旁邊準備好的大紙箱中。

兩萬份兌獎券發放完,肯定會比預定時間要早,快的發放點四點半就結束了,慢的點也絕對到不了五點。這之後的瞬間,學生們就四散到了各個食堂,原先校園裏到處的人,一個不見。

各學生會點的幹部們,這時候撤桌子送還教室,把廢紙箱及垃圾扔到校園指定的垃圾處理點,那叫一個專業,就算現在最專業的現場活動公司,執行力也不過如此,把事辦美了,還完全不留痕跡。

酒足飯飽後,就要開始遊藝活動了。這個時候,不管別人喝不喝酒,我反正是會喝酒的——啤的,最後再來一瓶白的。第一年是跟宿舍的兄弟,第二年開始,就是跟學生會的各色人等了。

遊藝活動聽起來很盛大,其實說穿了,就是把學校最大最豪華的教學樓布置得特別漂亮,這時,氣球、各色紙帶、彩花、拉環就派上用場了。從教學樓口開始,從一樓的每一個教室一直到六樓的每一個教室,到處都有小趣味活動。我舉一個例子,比如:排兩張桌子,上邊一排放五個一次性紙杯,全部裝滿水,然後在第一個水杯裏放上一隻乒乓球,在規定時間內,把它吹到第五隻杯子裏,就得到一張兌獎券。

這樣的小活動,不勝枚舉,而且絕對不會有重複的。大的地方,像教學樓一進門的門庭,會布置五六個;可移動桌椅的教室,能布置兩三個;因為階梯大教室,隻有在教學樓進門左右兩側有,而且桌椅無法移動,自然被活動忽略了,一關門了之。一個小遊戲,一般由兩個學生會幹部負責,一個幹部是校學生會的,一個幹部是院學生會的,這也體現了校院學生會是如此的親密無間。

整個教學樓,可以布置到120—150個活動,供全校兩萬名學生玩賞。理論上講,隻要你有精力和時間,玩過一百多個活動,你就可以拿到一百多張兌獎券,領一大堆鉛筆、小刀、橡皮什麼的。而且,你玩完一個活動後,幾分鍾再過來,可以假裝沒玩過,再玩一次,N次都行。拿兌獎券太容易了,尤其跟猜燈謎相比。

於是,人聲嚴重鼎沸。

六點開始,遊藝活動會持續到九點,整整三個小時。校領導肯定會在七點半來視察一圈,與“民”同樂,從教學樓一樓大庭開始,一百多個教室,一一走過,偶爾還停下來玩會兒遊戲。這個與“民”同樂,那叫樂得一個深刻啊。走完六樓,再下來,如果領導稍微身體差點兒,估計就得當場休克掉。後來,在校辦公室主任的建議下,不再是所有校領導一起來,而是改成每年由一個副校長、副書記牽頭,學工部、團委、教務處、校學生會等學校主要組成人員一起視察一遍。這個慣例應該是在我大一時形成,並經過三年發展,成為學校傳統的。當然,這些組成人員,肯定都是年輕力壯的。副書記也是四十剛出頭,經得起折騰。

最要命的是,兌獎處肯定是在六樓,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其實就是兩個教室,前後門都開,這造成實際兌獎處實際是四處,每處四個人,這又造成其實兌獎處是十六處。

但十六處在六點到九點三個小時中,要收回近三萬張兌獎券,發出超過三萬份獎品,工作量大自然可想而知。十六個點,有三拔人,一拔人累了,馬上換下一拔。就這樣,我還是親眼見過一些特別漂亮的小姑娘小男生被累暈在崗位上。

當然,兌獎處的人是很認真的,一開始收一張獎券就給一份獎。到後來,真沒脾氣了,就把廢紙箱放到外邊,讓來兌獎的人自己把獎券扔進去,有人來,就給發一份獎。如果有人嚷嚷:“我有兩張獎券呢!”就給他兩份,他要嚷嚷十份,給他十份的心都有。這個時候,你要挨著十六個兌獎點走一圈,保證能領到十六份獎。大多數額外的獎品,都是這樣消耗出去的,可見:很多人都是喜歡貪小便宜的。

到了八點的時候,校領導這時上來視察了。於是,不管領獎的,還是發獎的,都秩序井然了,領導甚是滿意,就下樓去了。領導一走,那預示著元旦迎新年晚會將在一個小時之後開始,轉身一看小禮品們,還如山如海,那個急啊。

到了這個份兒上,搬又搬不走,那就是一把一把抓著往外發放了。一直發到離九點差一刻了,保證還剩一大堆。因為在八點半的時候,學生們已經逐漸往學校大禮堂跑了。如果不是還有幾千人零零落落地分布在各個教室玩遊戲,學生會的同學們,也早就跑了。到九點的時候,幹部們就忍不住跟還在玩的學生商量:兄弟、美女,咱們不玩了行吧?看元旦晚會去。

於是,這剩下的幾千人,頓時消失不見了,跑得比兔子還快——好像剛知道有元旦晚會的樣子。

於是,在十五分鍾內,一百多個教室的桌椅恢複原狀。剩下的獎品,迅速被十六位同學瓜分完畢。這造成的一個直接後果是:接下來五年,他們可能不用再買任何學習用的文具了。

不瓜分剩餘獎品的各教室學生幹部們,在九點十五分就往大禮堂跑了。而瓜分獎品的六樓的同學們,瓜分完,還得擺好桌椅,把廢品拿下來扔掉。如果他們能夠在九點四十五分到達大禮堂,說明已經很快了。

可見,分贓絕對是非常浪費時間的,這也是很多大盜被抓獲的根本原因。獨行盜一般逍遙法外的時間比較長,因為他不用分贓。

那幾千號玩遊藝樂此不彼的學生,還有數百名學生會幹部到達大禮堂的時候,大禮堂已經被圍了個水泄不通。雖然前左右六個大門都大開,但明顯也擠不下兩萬人,大禮堂理論上可容納人數隻有九千人,發揚中國擠公交的水平,也就能放下一萬兩千人。大禮堂畢竟不是公交,要是公交的話,真有可能放下兩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