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黃巾起義(2 / 2)

大漢王朝,可謂是傾全國之力,共剿黃巾軍。

此時,朱儁與皇甫嵩調集兵馬,奉命圍剿潁川黃巾軍波才部。朱儁知孫堅素有武名,乃向朝廷奏請孫堅為佐軍司馬,令其相助。

孫府,孫堅接到調令,準備明日動身,先去招募一些精兵。

吳氏叮囑道:“黃巾賊來勢洶洶,君此番而去,不同以往,千萬要多加小心。”

孫堅笑道:“小君不必擔憂,值此之際,正是丈夫建功,男兒立業之機。區區黃巾賊,我孫堅要殺多少,便能殺得了多少。”

“可惜策兒年紀尚小,不然也該帶他出去看看。我孫文台的兒子,又豈是等閑之輩。”這兩年來,小孫策兵法武藝,大有精進,自然讓孫堅十分歡喜。

“你莫要有了權兒,就想著把策兒往戰場上趕。”吳氏嗔道。

兩年前,吳氏夢日入懷,又得一子,取名為孫權。

孫堅隻是一笑,便與吳氏一同睡下。

次日,孫堅於淮、泗一帶,招募士兵。因孫堅素有勇名,淮泗之民,紛紛投效。孫堅乃擇一千精兵,與黃蓋、程普、韓當、祖茂,共投朱儁。

卻說朱儁、皇甫嵩奉命討敵,與波才戰與潁川。黃巾軍起義之處,節節獲勝,正是氣勢如虹。

皇甫嵩與朱儁商議道:“今賊氣勢正虹,不如暫且避其鋒芒,再圖剿之。”

朱儁道:“不然,我軍興王師,誅叛亂,名正言順,天下英雄,莫不翹首以盼。若畏敵不前,豈非寒壯士之心,長逆賊之勢。且賊眾而我寡,若不能以雷霆之勢破敵,於我軍不利。”

皇甫嵩以為朱儁所言,亦是有理,於是二人議定,明日與波才一戰,挫其銳氣。

翌日,兩軍交陣,波才拍馬前道:“漢室無道,失之仁義,我大賢良師欲救民於水火,而今天兵已至,爾等何不早降。”

朱儁大怒道:“逆賊作亂,也敢犯我大漢天威,今日便叫爾等身首異處。”

言畢,兩軍對戰,漢軍雖說人少,勝在弓馬皆良。黃巾軍人數雖眾,卻是漸漸不敵漢軍。

“撤!”波才鳴金,黃巾軍兵敗而退。朱儁、皇甫嵩領軍追殺,大勝一場。

至夜,朱儁與皇甫嵩議,道:“黃巾逆賊,不過耳耳。”

皇甫嵩卻覺有異,道:“賊眾我寡,縱能相勝,今次未免也太過輕鬆了。”

朱儁亦覺有異,正在此時,帳外起火,有人報道:“黃巾賊殺過來了。”

朱儁頓足道:“不好,我等輕敵,誤中逆賊計矣。傳令三軍,不得慌亂,違令者,斬!”

朱儁、皇甫嵩二人治軍嚴明,漢軍馬上整頓反擊。不過,相較白天,今夜襲營的黃巾軍裝備精良,更有黃巾之精銳——黃巾力士。

白日,漢軍勝一陣,起了較慢之心,而今倉促迎戰,又如何能敵。

皇甫嵩與朱儁引一軍突圍,恰又被波才帳下大將金波攔住去路。金波見是皇甫嵩和朱儁,大喜道:“匹夫何不早降!”

朱儁怒道:“我大漢天兵,豈能降爾黃巾賊乎?”

乃引軍與黃巾軍戰,無奈黃巾軍實在太多,朱儁、皇甫嵩被團團圍住,一時難出。

“兩位將軍休慌,孫堅孫文台來也。”危急之時,孫堅領一千精兵,來救朱儁、皇甫嵩。

金波橫馬,喝道:“何方匹夫,也敢……”

話未說完,但見孫堅手持古錠刀,一馬當先,領軍撕開防線,手起刀落,將金波斬於馬下。

眾人大驚,孫堅因之救出皇甫嵩、朱儁二人,三人收攏士卒,退拒長社。波才揮軍直上,亦是於此結營。

初戰慘敗,陰雲籠罩在漢軍頭上,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