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曆史:新中國電影的“五個時段” ——新中國電影的社會政治曆史分期(8)(1 / 1)

我相信,上麵摘自《林彪同誌委托江青同誌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的這一段話,讓今天任何一個稍有常識的人看來,都無異於“天方夜譚”,卻不知正是這一段話,開啟了文革的序幕,從而也在各個方麵開始了對十七年的否定。電影自然首當其衝。

從某種意義上講,電影界的“文革”帷幕,是由江青拉開的。1966年5月4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北京召開,並於5月16日,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這標誌著文化大革命的正式開始。江青以“文件起草小組”成員的身份出席了會議。在會議期間,她還出席了全軍創作會議,並且就電影間題發表了講話,對建國後拍攝的《獨立大隊》、《革命家庭》等54部影片逐一進行了批判,分別給這些影片羅列了:“宣傳錯誤路線、為反革命分子翻案”、“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毒草”等罪狀。江青的言論,為在全國範圍內批判“反革命修正主義文藝黑線”開了先例,樹了榜樣。而更早的一些時候--從1964年7月起,中宣部和文化部被迫開展的文藝界的“整風運動”,則成為

“這次革命”的一個前奏曲。如果說,中國的曆次政治運動基本都從文藝界開始發起,那麼電影界也幾乎是曆次運動的“急先鋒”。從1964年開始“整風運動”伊始,僅僅幾個月的時間,不但在全國範圍內造成了以討伐《北國江南》、《早春二月》為首的“十部壞影片”之強大聲勢,並且展開了對《電影論文集》(夏衍著)、《中國電影發展史》(程季華主編)、《關於電影創新問題的獨白》(瞿白音著)等電影理論和電影史學著作的批判,甚至還揪出了一條電影黑線一一“夏(衍)陳(荒煤)路線”。

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文革”開始後,迅速在全國各個領域裏掀起了大規模地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運動,而討伐“文藝黑線”則是其主要內容之一。1967年4月,經由江青唱主角的“中央文革”,指定批判一批“毒草影片”,其中有《不夜城》、《兩家人》、《逆風千裏》、《兵臨城下》、《紅日》、《麗人行》、《武訓傳》等近20部影片,陸續在全國重新放映,為群眾性地揭批“文藝黑線”運動立了靶子。從此,不但建國後十七年的電影工作被全盤否定,連建國前十七年由中共地下黨在國統區領導的進步電影工作也被一概抹殺。

在對所謂的“文藝黑線”的討伐中,不僅有針對具體影片和創作人員的批判,還包括了對所有電影理論、評論工作的批判以及對各級電影組織和文化機構的大破壞。在當時,所有的電影刊物均被勒令停刊;一些現行的文藝政策和電影生產、管理製度,一概被斥之為“修正主義文藝謬論”而批倒批臭;而在1964年己遭劫難的《中國電影發展史》等學術著作,更是得到了江青的“特別關照”,最終被打成“瘋狂地反對毛澤東思想”的“大毒草”。與此同時,在造反派凶猛地“奪權”過程中,中宣部、文化部、全國文聯以及各個電影機構被徹底砸爛;大批的領導幹部、著名電影藝術家和理論評論家,被打成“黑幫”分子和“走資派”,關進牛棚,投入監獄;一些著名的電影工作者如:應雲衛、上官雲珠、顧而已等甚至被迫害至死,殘遭催難,整個電影界遭到了空前的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