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講評與複習策略(1 / 3)

高三生物試卷和練習講評策略【實例】

進人高三總複習階段,考、練之後進行的試卷講評次數增多,有效的講評課可以切實提高生物複習質量。講評分講評前(課前)、講評中(課中)、講評後(課後)三個環節。講評前要做好統計分析工作,分為教師卷麵及成績分析

工作和學生自查工作兩方麵

教師做好卷麵及成績分析工作。教師可借助統計軟件,掌握各種動態數據:班級平均分、年段平均分、標準差、不同分數段的學生人數與上次成績的縱向比較、學生進退情況、每一題的得失分率情況等。現在有中文版比excel統計分析得更詳細、更有效。

學生要完成自查工作。如統計本次期中考有關必修1第5章的答題情況,將考卷中的有關題號等信息填人下麵表格(節選'講評實施環節為:學生自糾、小組互糾、教師點撥、全班共糾(具體過程略'講評後跟進練習。

【反思】

高三複習教學的共同點是時間緊、任務重,幾乎有一半左右的課時用在做練習或考試及其講評上。講評課在教學反饋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一堂有水準的講評課,應該是經過教師反複推敲、精心設計的創新課,可以起到讓學生鞏固三基、規範解答、熟練技巧、開闊思路、提高能力的作用。

1.講評的基本思路。

從教師方麵來說,要講出新穎,評出質量;從內容上說,要講題意!講思路、講方法、講錯因、講聯係、講創新;從模式上說,可以是教師講、學生講、師生互動講。可進行“好”的典題介紹,也可進行“錯”的典型例析。

2.講評策略。

(1)從分析各試題的來源人手:

事先製作一張雙向細目表,將每一題考核的知識點歸類至課本某章某節。講評時可按三條途徑進行)1按考查目標層次進行,如識記類、理解類、應用類、分析綜合類。2按內容分類進行,如光合作用方麵、呼吸作用方麵等。3按題目難易程度進行,一般由淺人深,由易至難進行。

從分析試題的教材分布進行講評比較實用,操作性強。突出的優點是將試卷試題進行有目的地分解,使之脈絡清晰,層次明顯,有利於學生較好地把握各章節內容的權重比例,深人理解課程標準的要求,明確考試的重點,並能促使學生回歸課本,重視課本。

(2)從分析學生解題思維障礙人手:

學生因知識缺陷或解題技能欠缺,導致解題過程中發生思維障礙。具體表現為信息提取失真,思維定勢失誤,知識再現失靈。

審題過程中信息提取失真,常表現為題意誤解型和題意遺忘型。當學生高度緊張、粗心大意或注意力不集中時,便人為地歪曲題意。解決的辦法是培養學生抓住題幹的關鍵詞,並在解題時在關鍵詞處做個記號,提醒自己,不要遺忘題。

學生不能正確地把從題目中提取的信息加以概括、延伸,而是用某種固有的觀點或經驗等看待變化的新事物或分析、解決新問題,不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相似的題盲目套用,造成解題錯誤。破除思維定勢的最好辦法是平時加強變式訓練,一題多問或一問多題。

知識再現失靈表現為無法再現知識(遺忘)或再現不正確的知識(錯誤)。“這麼簡單的題目,我當時怎麼會想不起來呢?怎麼會做錯呢?”主要原因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沒有進行合理的編碼,導致碰到問題不能及時提取。

通過詳細分析學生解題思維障礙,將相關類型題目統一講評,能更好幫助學生建立並鞏固知識結構網絡體係,以協助學生在提取和再現知識時快捷地定位檢索。同時教師可找出各題失誤的原因,再把相應的知識點進行類化、遷移,找出知識間的內在聯係和規律,把各章節內容有機串聯起來。

(3)診斷教學,對症下藥:

所謂診斷教學,是指在講評之前或實施課堂教學過程中,診斷出學生在試卷中呈現出來的錯誤,然後有針對性地加以講評。該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筆者常用的方法有)一、雙向細目表法,設計好excel表格模板,課前輸人15或20個同學的作答情況(最好是好中差都有,根據實驗,與輸人全班的情況所差無幾),如果是大考,則必須輸人全班的信息進行分析。二、畫正法,請科代表在一張紙上寫好題號,依次讓同學們在需要講評的題號上做記號。三、抽樣翻閱法,對平時學生做的配套練習無法全批全改,可以采用在講評前收上翻閱,記錄錯誤信息等。四、舉手表決法,在課堂上通過舉手的方式來決定講評與否。當然還有其他的方法。通過各種形式,老師要做到心中有數,明確講評的重點,做好卷麵分析,才能幫助學生找到確切原因,對症下藥。常聽學生說:“看書時覺得都懂,做題時就是做不出來,老師講後又覺得很簡單!”這些都反映了學生學習上的困惑,更要求教師對基礎教學改進和對學生學習及解題方法進行指導,隻有這樣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