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測量對生物學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
(1)測量對一般事實性知識的識記和理解。事實性知識是認知的基礎,用選擇題測量學生對生物學基礎知識的記憶水平是最常見的一種測量方法,對生物學科知識的理解比識記更重要,理解了的記憶更易轉變為長時記憶。在命題的題幹中最常用的詞有:“是”、“屬於”和“有”等,可以采用比較、分類和歸納等試題形式來考查概念和生物學事實。
(2)測量對生物學規律及原理的理解和應用。通過設置一種與教材相似的情景,或通過設置新的情境測量學生對所學的規律及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識的遷移能力。可以通過分析各種關係、解釋因果關係、做出合理推論或判斷等試題形式來考查。測試的不僅是知識的識記,更是較高層次的理解,知識與能力並重。
單獨地測量學生的基本技能是比較困難的,一般是與基礎知識一起被檢測的,以生物學知識為載體,測量基本運算技能及閱讀各種圖表的技能等。測量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課標高考的能力要求,也是學生將來可持續發展的必備能力。
3.測量過程和方法的選擇及評價能力。
生物科學史蘊涵著科學知識產生的過程和方法,通過科學史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是學生終生發展之所需,其意義大於知識本身的含金量。選擇題可以測量學生對過程和方法的使用、選擇和評價。試題的形式多樣,有一定的思維含量,能有效地測試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實驗技能。
高三(1)班張同學,是位男同學,各次成績綜合排名處班級中等水平,數學和物理比較優秀,勤於思考,樂觀豁達。同班林同學,也是位男同學,在班級居前三甲行列,各科均衡,運動能力強,音樂比較突出,笛子吹得好,是同學公認的德智體全麵發展的優秀生。在近幾次高考模擬測試中,張同學的選擇題5題一般能做對4題,而林同學往往隻做對3題,有時隻做對2題,且張同學做選擇題平均用時每題58秒,而林同學平均用時為64秒,每題相差6秒。非選擇題部分,張同學平均得分為31分,而林同學平均得分為43分(滿分50分'林同學的非選擇題部分應該算不錯,生物成績之所以不突出,究其原因是選擇題部分做得不理想。一個綜合素質較高的同學,為何生物選擇題部分卻做得不夠理想呢?
【反思】
選擇題是生物試題中最常見的客觀性試題,有一定的命製原則、解題規律可循。若細;0觀察,每屆高三學生中,都有部分中等生的選擇題得分比優等生高,根本原因是其掌握了選擇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解答生物選擇題的一般程序是:1認真審題,讀懂題幹和選項的含義,2抓住關鍵,找到突破口;3及時轉換思維方向,更換解題方法,從多層麵、多角度思考,去偽存真,準確求解。
1.選擇題解題常用方法。
(1)排除法)
排除法就是根據熟悉的概念及原理把不符合題的備選答案一一有除最後就可以得出一個正確的答案。該法常用於對試題所要求的知識不熟悉或掌握不牢固的情況下。此法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常常用於解答概念原理類選擇題,也常用於解答組合型選擇題。
(2)正推法: